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3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大面积旱灾,西南五省区(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旱情严重。

              材料二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7.0级地震,2013年7月22日甘肃6.6级地震。

              材料三  2013年7月四川暴雨天气导致洪涝和泥石流、滑坡灾害发生。

              (1)自然灾害具有群发性的特征,请将下列选项添加到合适的位置。

              A:洪  水     B:暴  雨    C:地  震

              D:泥石流     E:台  风     F:崩  塌

              (2)简述地理信息技术在干旱灾害防治方面的作用。

              (3)简述在一般情况下,我国东部地区出现旱灾的主要自然的原因。

              (4)我国西南地区干旱与异常的气候有关外还与其特殊的地貌有关,试解释该地区地貌对干旱的影响。

               

            • 2.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苏门答腊位置图,读图回答问题

              (1)若在苏门答腊岛东部沿海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沼泽成为很大障碍,分析该地沼泽形成的原因。(4分)

              (2)说明东南亚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成因(至少三种)。(6分)

               

            • 3.

              2012年5月28、29两日,湖北省出现了大到暴雨,多处出现特大暴雨引发洪灾,造成241万人受灾,800余公顷农作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7100余万元。

              2009年冬春,新疆阿勒泰地区多次遭受暴雪、低温天气。2010年5月,由于天气晴朗,气温骤升,该地发生了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近1亿元人民币。

              阅读资料,分别说明上述两次洪涝灾害的成因。

               

            • 4.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下图为苏门答腊位置图,读图回答问题。

              (1)若在苏门答腊岛东部沿海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沼泽成为很大障碍,分析该地沼泽形成的原因。(4分)

              (2)说明东南亚多发自然灾害的成因(至少三种)。(6分)

               

            • 5.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3年7月至8月上旬,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纪录。

              指出上述地区在夏季致使伏旱天气形成的天气系统,并简述造成该地区此次“高烧持续不退”的自然原因。

               

            • 6.

              (12分)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地图”,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

              (1)从图上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东部地形可能是___  ,西部地形可能是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西部有一条山脉,请在最佳位置用线条示意出来。

              (3)图中A地农业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东部地区可能产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图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至少答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10分)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6分)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 8.

              阅读下面资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资料1:20世纪90年代长江上游西南林区的森林面积比50年代减少了50%以上,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50多个县的森林覆盖率只剩3%~5%。金沙江、雅砻江和岷江流域坡度大于25°的旱地占34%,坡度大于35°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3%。洞庭湖的面积从1825年的6000平方公里减少到1985年的2690平方公里。

              资料2: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

              (1)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从图中看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2分)

              (3)试从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2分)

               

            • 9.

              表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 单位:次)

              (1)说出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多发季节和原因.

              (2)西南三省林区森林破坏后会产生哪些灾害?

               

            • 10.

              如图所示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7分)

               

              (2)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针对其形成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