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0分)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图示意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简述雷电灾害的预防措施。(4分)

               

            • 2.

              根据材料一和图(9月22日中央气象台公布“黑格比”中心未来72小时移动路径预报图)以及图(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广西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超强台风“黑格比”于2008年9月24日在广东茂名市的电白县陈村镇沿海登陆,给广东省阳江市造成较大损失。截至9月26日,台风共造成阳江市17人死亡2人失踪,初步统计,全市157、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据初步统计,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二十四点六亿元。

              9月22日中央气象台公布“黑格比”中心未来72小时移动路径预报图

              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广西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

              1.当台风中心分别位于上图中A处和图中B处时,雷州半岛分别刮偏__________风和偏__________风(风向)。

              2.台风主要发生的季节是__________,描述上图中台风的运动轨迹是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

              3.根据下图,判断台风最大风力中心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     )

              A.14时左右         B.16时左右         C.19时左右         D.22时左右

              4.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

              A.台风减弱         B.台风中心经过      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

              5.以下能反映这次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图中上升、下降表示四周气流运动方向) (     )

              6.台风带来的危害主要有              ,目前,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手段

                                    

               

            • 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大的原因是什么?

              2.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试分析该区域泥石流爆发的条件。

              3.图示地区较丰富的能源资源有:               

              4.由于本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4.

              读材料和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3年12月4日,巴姆发生6.4级地震;12月22日,坎布里亚发生6.5级地震。

              材料二 图甲、图乙分别为两地震中示意图。

              1.分析巴姆和坎布里亚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                           

              2.简述两次地震的成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坎布里亚受灾程度比巴姆轻的自然原因                 

               

            • 5.

              (10分)

              2012年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侧》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下图为山东省西南部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6分)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4分)

               

               

            • 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为: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为冷,平均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为温暖,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为热。

              材料二  人的异地避寒,犹如候鸟南来北往,故称候鸟式旅游。其特点为:1.地带性突出。避寒仅属于高纬度地带的居民行为。2.局限于某些群体。候鸟式异地避寒远行者,多为中高龄人士中的悠闲族或有休假权的亚健康状态者。

              材料三  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范围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三中世界适宜避寒区范围的一月平均气温范围。

              (2)读图回答世界避寒带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没有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避寒胜地的可能是              。主要原因是什么。

              (4)北欧各国,如挪威、丹麦、芬兰、瑞典是高密度避寒产出地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 7.

              (10分)读下面两图,分析回答问题:

              (1)影响左图中Ⅰ地区和Ⅳ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分别是什么?(4分)

              (2)右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①是哪一种?(2分)

              (3)2005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严重国家之一的原因。(4分)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有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中东部⑩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会产生“厄尔尼诺”现象,有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降低会产生“拉尼娜”现象。

              材料三    风暴潮是在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引起的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的现象,由台风或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温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1)岛弧和海沟是地球上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带,⑧附近海域是岛弧分布最为典型地区,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⑧附近海域岛弧形成原因。

               

              (2)2008年初我国南方特大雪灾的形成与______(厄尔尼诺现象或拉尼娜现象)发生有关。

              (3)⑨海区是风暴潮多发季节是 ______ 季节,试从气候、海岸形状分析此时风暴潮多发的原因。

               

               

            • 9.

              《南方周末》2009年2月12日报道: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持续袭击了我国15个省(市、区),8个冬麦主产区(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苏、山东、陕西、甘肃)首当其冲,1.3亿亩耕地受灾,几占我国冬麦种植面积的一半。图12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13为“我国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华北地区易受旱灾袭击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河南、山西等地为抗旱保苗,大打机井抽取地下水。长期过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下图为我国陕西省某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大气降水降落在P点后形成坡面径流,请在图中画出P点的径流方向。(2分)

              (2)Q地区建成一座水电站,选择此处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当地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a河、b河流域采取了不同的植树造林模式(如图a,图b)。判断能够产生更大环境效益的模式并叙述其理由。(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