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森林覆盖率减少,直接导致的生态问题是  (  )

              A.木材产量减少
              B.火灾、水灾频繁
              C.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珍稀动物种类濒临灭绝
              D.不利于森林更新
            • 2.

              材料一 下图是某区域同一条河流上游、下游河床剖面示意图,图中数值分别是河堤高度、河床宽度、河床的经度和纬度。

              材料二 下图是该河流某水文站测得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月均气温和月均径流量曲线图。

              材料三 下表是该河流中下游洪水灾害历史统计资料。

              年份

              前206年~1950年

              1951年~2000年

              河流决口

              1561次

              13次

              2,4,6

               

              灾情等级比

              特大水灾:21.6%

              大水灾:44.7%

              一般水灾:33.7%

              特大水灾:18.3%

              大水灾:471.1%

              一般水灾:34.6%

              1.河流截面甲段的两岸河滩相距约        米(取整数),河流截面乙段河水流向为                ;在甲、乙两河段中,位于上游河段的是           

              2.上图中能正确反映甲河段河水流向以及与地下水补给关系的是         ,并分析这种补给关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该河流下游多洪水灾害的原因。

               

            • 3.

              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2006年夏季,重庆市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创下了5个“历史罕见”:干旱持续时间长,干旱强度大,抗旱水资源少,干旱范围广,旱灾损失重。这次旱灾直接导致经济损失63.75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51.28亿元。

              材料二:2006年8月14日全国气候干旱分布图

              1.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哪些?

              2.分析2006年重庆出现重旱的原因。

              3.简要说明我国目前减轻旱灾的主要措施。

               

            • 4.

              下列属于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①火山爆发强烈 ②地壳活动强烈 ③暴雨集中 ④外力作用强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5.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完成下题。

              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古长城遗迹
              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草方格沙障
            • 6.

              毛乌素沙地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在不同地区,荒漠化类型不同。关于其荒漠化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低湿滩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   ②开垦的旱地荒漠化主要为盐渍化

              ③梁地荒漠化主要为水蚀荒漠化 ④从总体上看,毛乌素沙地以风蚀荒漠化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 7.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程度趋于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和经济发展过快
              B.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强度加大,而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及防灾减灾能力尚低
              C.人口和经济分布趋于合理
              D.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减少
            • 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农业大国,这导致了我国(   )

              A.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
              B.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C.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影响不大
              D.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
            • 9.

              印尼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

              A.群发性
              B.随机性
              C.突发性
              D.链发性
            • 10.

              读台湾岛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台湾岛的地形特征是                        ,因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发生最多的自然灾害是                          

              2.在同一次自然灾害中,岛的西部往往比东部灾情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