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一般见到的蛇曲景观大都是在草原或湿地上,但在青海省称多县称文镇的热喔拉山上,能看到通天河的多个连续拐弯。河流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通天河的这种连续拐弯、特殊的蛇曲景观,被称为“嵌入式蛇曲”。据科学考察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夷平面。

              材料二 

              藏雪莲生长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滩上(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这里空气稀薄,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经受零下21℃的严寒。藏雪莲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要5年时间,但实际生长天数只有八个月。雪莲花不易采摘,数量有限。雪莲药用价值极大,被人们奉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青海金诃藏药公司采用称多县海拔5000米雪峰上的优质雪莲,先经过古法自然的传统工艺晾晒、萃取、分离,并引进美国现代化的工业制药技术将药粉再制成胶囊、片剂、滴丸、口服液等,产品远销国内外。据生态学者调查,近些年来野生藏雪莲数量锐减,有灭绝的威胁。

              (1)根据材料一分析通天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

              (2)结合材料二分析青海药企利用藏雪莲生产藏药的区位优势。

              (3)结合材料二分析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保护措施。

            • 2.

              [地理——选考二:环境保护]

                 神农架的小水电正在侵蚀着“华中之肺”的大生态。下图为神农架水电站分布示意图。



              分析该流域大规模发展小水电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 3.

              A.海洋地理 

              2016年3月8日,江苏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根据《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发布江苏海域海浪Ⅳ级警报(蓝色)。下图是该日等海浪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海岸物质组成,江苏省海岸类型多为               海岸。该类型海岸适合发展                         (产业)。 

              (2)江苏盐城因盐而名,但盐城以南和以北获取海盐的方法和时间有区别,试分析原因。

              (3)该日,江苏省南部沿海等海浪高度线较北部沿海               ,说明了               。 

              (4)为减轻此类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措施有                。 

              B.环境保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有着“中国太阳城”之称的山东德州建成的世界太阳能地标性建筑——日月坛(微排大厦)正向世人展示着“太阳能鸟巢”的魅力,这里将成为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主会场。日月坛是世界上最大的集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节能于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而且采用全球首创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光伏发电等与建筑结合技术,节能效率高达88%。

              材料二 各种能源发电成本比较图。


              材料三 新疆达板城简图。

              (1)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我国下列省区中,太阳能和风能都很丰富的是__            __(填正确项字母)。 

              A.福建             B.黑龙江     C.四川             D.甘肃

              (2)结合材料,分析日月坛在利用太阳能方面的优缺点有哪些? 

              (3)唐代诗人岑参曾以“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诗句来形容新疆多大风。民谚说:“达板城,老风口,大风小风天天有。”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地多大风的原因。 

                                                     

              (4)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 4.

              【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西方国家南极商业旅游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最初的几十人开始缓慢递增。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南极旅游国。根据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披露的数据,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世界各国到南极旅游的总人数为37405人。其中,我国游客3367人,数量仅次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在此之前,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甚至没把中国列入其游客数据统计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改变着传统的旅游模式,把更多可支配收入用于探险式旅游。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同答相关问题。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多,国内许多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超负荷、处理能力不足已现端倪。住建部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有1/3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万公顷。垃圾处理已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目前多数国家采用循环利用、焚烧发电、填埋降解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分类回收都是第一步。

              请你根据以下垃圾分类回收的标识,从小任意选择五个确定其含义。

            • 5.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1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耕地/公顷

              森林面积/公顷

              淡水/立方米

              0.1

              0.1

              2000

              表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万

              面积/平方千米

              耕地/平方千米

              森林面积/平方千米

              年径流总量/立方米

              6200

              22万

              8万

              7.5万

              5105亿









              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1)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读巴西简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说明巴西利亚城市的选址优势。(4分)

              (2)巴西是最早研制使用乙醇汽油并获得成功的国家,说明使用乙醇汽油带来的好处,并推测乙醇当地的生产原料。(6分)

              (3)里约热内卢市获得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也是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城市之一,这会对里约热内卢产生哪些影响?(6分)

              (4)圣保罗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就是巴西重要的汽车工业中心。据图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巴西该市附近投资建厂的有利条件。(8分)

            • 7. 本题包括两大题。

              A.【海洋地理】如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海岸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

              (2)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的盐度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适宜开辟盐场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该地区在海岸带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B.【环境保护】如图为我国某种土地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土地资源是________,其在我国的分布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

              (2)甲地该土地资源退化严重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防治该土地资源退化的有效措施。

            • 8.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第四纪以来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塑造了该半岛许多重要地表形态。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传说,但经过长期的肆意捕捞之后,渔场逐渐消亡,现今该渔场已成为历史。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甲附近海域渔场兴衰的原因。

            • 9.

              利用小麦和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发展农村沼气(下图),下列省区年使用期最长的是

              A.广东
              B.新疆
              C.河南
              D.辽宁
            • 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制约鱼类资源的数量。位于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是中国内陆最大淡水湖,盛产胖头鱼、鲤鱼、鲢鱼等68种鱼类。胖头鱼生活在水的上层,性情比较温和,主要食水中的浮游动物,也食浮游植物,有冬眠习惯,适宜于大型湖泊、水库放养。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该湖西北芦苇(水生植物)高大茂密,春季发芽,秋季枯黄,落叶进入湖中。沙漠与湖泊南岸相连,并延伸到水下。每年博斯腾湖冬捕活动从1月中旬持续到春节前后。一支冬捕队在湖泊南部捕捞收获甚微,而在湖泊西北部收获颇丰。该地区也是全球西红柿种植和加工的三大中心之一。下图为博斯腾湖及周边地区图及冬捕情景图





                 (1)分析博斯腾湖大规模捕鱼在冬季的原因。

                 (2)冬季捕鱼不可天天连续作业,一般每隔3~5天捕捞一次为宜,捕大放小。说明理由。

                 (3)分析冬捕队在博斯腾湖西北捕捞量大,而在南部捕捞量极少的原因。

                 (4)有人提出把西北大面积的芦苇种植区开垦为西红柿种植区,你是否赞同?请说明你的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