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气候变化、能源供应紧张、粮食短缺等问题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丹麦及周边地区略图(图1)

              材料二:丹麦位于欧洲北部,濒临北海、波罗的海,是欧洲八大经济国之一.丹麦
              自然资源较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全部靠进口.丹麦政府积极支持风能发电的研究和开发,技术日臻成熟,风电已占全国发电量的20%.(图2某风能发电站)
              材料三: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纤维加工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备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1)丹麦及周边地区海岸线曲折、湖泊众多,主要是    作用形成.
              (2)丹麦的气候特征是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受        的影响.
              (3)丹麦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    ;试分析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4)丹麦拥有众多风能发电站,分析丹麦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的原因.
              (5)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燃料,学者各有不同看法,试评价大量使用乙醇汽油对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 2.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简图。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5 000多平方千米,根据国务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石油化工、盐化工基地,以农业、渔业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

              (1)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持续减小,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可能造成的后果。(5分)

              (2)结合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黄河三角洲建设材料二所述三个基地的优势条件。(6分)

              (3)京津唐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工业生产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且两地区之间有极强的互补性。请从区域联系的角度说明两者在哪些方面可以相互支持。(4分)

               

            • 3.
              绿色食品是指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 4. 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①②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节强度最大.
              (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
              (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乙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环境署于2001年5月17日,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每年的12月29日改为每年5月22日.2001年它的主题是“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区域之外并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国际社会把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入侵、传统化学污染和气候变化列为当今全球四大环境问题.
              材料二
              1979年,第一只美国白蛾由朝鲜传入我国东北,所到之处,枝枯叶落,如同经历一场“无烟的火灾”.2008年,它从西北方向进入临沂市,随后开始了大规模的繁殖.
              材料三
              据环保专家统计,在我国已产生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已达283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中,我国就有50种.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刻不容缓.我国十分重视外来入侵物种问题.积极参加《生物多样性公约》外来入侵物种问题谈判,切实履行《公约》关于外来入侵物种的决定,针对外来入侵物种开展了大量工作.
              (1)美国白蛾为什么会在我国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形成危害?
              (2)如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 6. 中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地势的差别明显,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阅读我国某区域河流水系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流域因自然条件影响形成的农业地域特征.
              (2)比较该流域东西部农业发展中产生的生态问题的主要差异并分别提出防治措施.(完成表格内容填写)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增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促进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图中A地区日照时数不及B地区,而积温却高于B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2)B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试分析造成该地生态脆弱的原因.
              (3)请为B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 8. (2012•武汉二模)【环境保护】
              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人海的约有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人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黄河人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依据材料判断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
            • 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示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主要有            
              (2)图示大部分地区的环境问题是    
              (3)叙利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其东部还是西部,为什么?
              (4)A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5)生产同样的水果,是图示地区的甜,还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甜?为什么?
            • 10.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表格是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

              年份 粮食总产量(亿吨) 粮食播种面积(亿公倾) 粮食单产(吨/公倾)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1985 3.79 0.76 0.36 1.09 0.17 0.13 3.48 4.48 2.77
              2005 4.84 0.81 0.74 1.04 0.15 0.16 4.65 5.40 4.63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
              (2)图中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指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