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问题。

              1.若新能源车、清洁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2.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 2.

              政府加强执法力度,遏制对环境的危害,说明了(  )

              A.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是环境管理最重要的手段
              B.立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C.政府是环境管理的对象
              D.国家和政府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作为
            • 3.

              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草地、湿地的破坏可导致物种灭绝
              B.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
              C.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
              D.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 4.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表,根据表内容推断目前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

              面积

              年降

              水量

              气温

              年较差

              河流

              含沙量

              粮食

              平均亩产

              粮食

              总产量

              1985

              19%

              333 km²

              520 mm

              38℃

              10%

              205 kg

              1.025亿kg

              1995

              10%

              478 km²

              450 mm

              42℃

              35%

              135 kg

              0.975亿kg

              A.风沙危害严重
              B.大气污染
              C.湿地锐减
              D.水土流失严重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氮、磷等无机盐是水生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盐,营养盐增加使各种藻类异常快速地繁殖,会使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称为“赤潮”。

              材料二  图是某近海海域中浮游生物与鱼类的发展过程(t1→t2→t3)示意图(阴影区代表浮游生物,黑点代表鱼类)。

              (1)图示表明该海域海水有________现象,水中营养物质显著增加,其来源可能是________。

              (2)造成图中鱼类从t1 到t3大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

              (3)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________

              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

              (4)赤潮  (多项选择题)

              A.是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所导致的结果

              B.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C.在封闭的较低纬海域更易产生

              D.阳光强烈、风力较弱也有利于其发生

               

            • 6.

              将秸秆粉碎,碎料压块,再将压块填进供热锅炉中,这是齐齐哈尔市引进加拿大技术经改制而成的冬季供热新招,目前这项新技术正在东北三省运行。回答问题:

              1.若各地开始供暖的室外气温大致相同,则下列图中四城市供暖期最长的是

               

              2.用秸秆代替燃煤而产生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

              A.降低供热成本
              B.减轻空气污染
              C.促进农民增收
              D.调整能源结构
            • 7.

              下列关于垃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部分垃圾能够化害为利回归土壤
              B.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但不会对水、大气产生影响
              C.废电池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D.填埋处理是垃圾处理的最佳方式
            • 8.

              我国农村建房缺乏规划,形成众多“空心村”,这带来的主要问题为:

              A.水资源紧张
              B.交通不便
              C.土地资源闲置、浪费
              D.居住环境变差
            • 9.

              【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据最新统计:我国荒漠化面积达到2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5%,涉及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18个省区市,有4亿人口常年受到风沙危害。

              材料二: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可将我国沙尘暴发生区划分为如下三个区域:Ⅰ区包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Ⅱ区主要是新疆;Ⅲ区为青藏高原。

              材料三:下图为“全国及各区域平均多年沙尘暴日数相应的季节变化曲线”。

              (1)由材料可知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我国三个区域沙尘暴的季节变化各有特点:其中与全国多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最为相似是_______区;年沙尘暴日数最多是_______区;冬季沙尘暴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区。(选填Ⅰ、Ⅱ或Ⅲ)(3分)

              (3)Ⅰ区内沙尘暴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___。简述其危害及防治措施。(5分)

               

            • 10.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与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

               

               

              流域水土流失面积

              森林覆盖率

              主要湖泊蓄水容积

              湖泊面积

              50年代

              36.38万平方千米

              (1957年)

              22%(1957年)

              洞庭湖293亿立方米

              洞庭湖4 300平方千米

              90年代

              79.94万平方千米

              (1986年)

              10%

              洞庭湖174亿立方米

              洞庭湖2 600平方千米

               

              (1)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为开发水能资源,上游地区已建成世界著名的           工程。在图中用“∥”符号标出。

              (2)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多亿元,1998年长江洪水最大流量比1954年多1万多立方米每秒,水位创历史最高,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

                                                                                               

                                                                                             

              (3)长江中游最大的威胁是洪水灾害,防治措施有                                                                                                      

              (4)为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上游和下游段综合整治的重点分别是__         ______

                                                   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