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橄榄怕涝、好气(土壤透气),世界主产地在地中海沿岸.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A地,2013年A地油橄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是“中国油橄榄之乡”;A地林木繁茂,被誉为“陇上江南”,土壤中砂粒含量达60%以上;该地多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受灾严重.

              (1)分析A地区成功引种油橄榄的自然条件.
              (2)简述图1地区修建铁路的自然障碍.
              (3)近年来,该地农村小水电发展迅速.你认为该地是否该大力发展小水电,并说明理由.
            • 2. 甘蔗是我国主要糖料作物之一.最适宜甘蔗生产的水热条件为年降水量1500~2000mm之间,生长期内≥10℃积温6500℃以上.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如图为广东、广西自然地理条件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1990~2010年广东、广西甘蔗生产状况统计表.
              年份种植面积(104hm2产量(104t)
              广东广西广东广西
              199029.0631.992165.51501.8
              200017.8150.871253.22937.9
              201015.49106.931300.17119.6
              (1)1990~2010年广东、广西甘蔗生产状况的变化特征是、简述广西甘蔗主产区分布的变化特征
              (2)干旱是影响广东雷州市甘蔗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析该限制性因素的成因.
              (3)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说明广西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势方向.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乌克兰植被和土壤分布图.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1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但该区域表土流失严重,如1928年的“黑风暴”,剥离了5~12厘米的表土,加上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

              材料二   卢茨克、基洛夫格勒、格尼切斯克三地的气候图.

              材料三  如图为乌克兰矿产、交通分布图,乌克兰是工农业均较发达的国家,重工业在工业中占主要地位.矿藏丰富,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石油的85%和大部分的天然气都依靠俄罗斯,能源利用率比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低83%.

              (1)据材料一、材料二简析乌克兰自然植被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据材料分析乌克兰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3)指出春季最有可能威胁该地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4)分析能源短缺成为制约乌克兰经济发展一大瓶颈的原因.
            •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图2是位于陕蒙交界的红碱淖,属于国家级的重要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红碱淖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完全干涸,难以摆脱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命运.

              (1)图3为①区域近年大力推广的生产模式,简述其优势.
              (2)③地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和自治区水果蔬菜基地,评价③地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
              (3)结合以上图文材料分析红碱淖萎缩的原因.
            • 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图1为南美洲部分地区地形图

              材料二:B地因曾垄断全球天然橡胶市场长达70年而获得“黑金之都”之称,20世纪30年代,东南亚人工橡胶种植成功,B地陷入长时间的衰落.如今,作为巴西唯一的经济特区,凭借其在国内的优势条件,该地迅速崛起,成了巴西东北部的工业中心.
              材料三:据统计,巴西目前甘蔗播种面积达650多万公顷,全国有300多家甘蔗加工厂,其乙醇年产量已接近300亿升;同时巴西政府重视发展生物能源,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科技和能源政策.目前,全球生物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平均比重为13.6%,其中发达国家平均只有6%,而巴西已经超过40%,处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
              (1)图2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图中A、B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比较A、B两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B地衰落的原因并说出其迅速崛起的主要优势条件.
              (3)分析巴西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优势条件,以及开发生物质能源的意义?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局部地区图

              材料二  素有“鱼米之乡”的洞庭湖平原上,湖南粮仓岳阳的人均耕地竟然只有0.91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而且,乡村年久失修的沟渠路网,高强度耕作下被损耗的土地肥力,这些让岳阳农业的增产前景后继乏力.国家重点扶持工程“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也因此上马.下图为岳阳、常德、益阳等三个地级市环洞庭湖基本农田整治的范围.

              (1)说明材料一中甲省区太阳辐射能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一中乙河段(荆江)地区,人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
              (3)指出材料一中丙所在省区主要发展的工业部门,并说明理由.
              (4)结合材料二分析“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的意义.
            • 7. (2013•长白县校级二模)读我国西北部分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要比较图中甲、乙两地地形成因的显著差异.
              (2)有学者将图中乙地区描述成“被贺兰山护着、被黄河爱着的地方”,试解释其地理原因.
              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3)试分析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丙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在人为可控环境下进行的现代农业生产,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图中丁地区正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将逐步形成大棚蔬菜、食用菌、花卉和温室育苗等鲜活农产品大生产、大流通的格局.
              (4)该地区设施农业基地的建设主要得益于哪些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于2011年2月28日正式投运.该工程起自宁夏银川东换流站,止于山东青岛换流站,直流线路全长1333公里,将宁东能源基地火电和黄河上游水电直送山东.
              (5)简述该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为“我国某农业主产区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推理甲湖泊形成的过程.
              (2)分析该河段水系特征对当地种植业的影响.
            • 9. 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2推断甲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甲国A、D两城市在一月和七月降水有何差异?简要说明原因.
              (3)指出B、C两城市所属气候类型的共同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图1所示地区有该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其名称是什么?该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 10. 读材料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图1).
              材料二: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雷州半岛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2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请根据图1及材料一信息判断图1中甲乙两地哪一处更适合种茶树,并简要分析你选择的原因(说三个自然区位条件).
              (2)读图2-A,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3)读图2-B,说明种植速生桉后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的情况.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