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16分)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以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整个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也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1/4。在环渤海地区5800千米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云集,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

              材料二  下图为“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优势条件。

              (2)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措施。

              (3)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发展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

              (4)环渤海沿海地区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试分析这一做法可能对转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 2.

              浙江省位于27°03′N到31°11′N,东经118°02′到123°08′之间,西南部多山地、丘陵,东北部多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据图等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浙江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下表为浙江省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简析该地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43

              75

              90

              137

              179

              223

              160

              276

              182

              102

              44

              51

              (3)说明浙江省海岸线的特征及其带来的影响。

              (4)近些年,杭州、嘉兴、绍兴地区以面向城市和出口为主导的花卉、蔬菜等种植发展较快,简述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 3.

              (11分)河西务镇是天津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全镇有蔬菜基地4万亩,其中各类温室大棚2.1万亩。阅读下图和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西务镇的新鲜蔬菜通过“绿色通道”,在采摘1小时之后就可直接进入北京和天津的各大超市和市场,逐步实现“农超对接”。

              (1)分析河西务镇蔬菜能够快速供应市场的原因。(4分)

              (2)列举对河西务蔬菜生产影响较大的三种主要自然灾害,并说明其对蔬菜生产的影响。(4分)

              (3)河西务镇提出“河岸建成景观带,大田变成采摘园”的发展目标,据此说出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措施。(3分)

               

            • 4.

              读某水电站的蓄水大坝纵向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建坝主要应考虑大坝___________侧的气候、水文等历史资料。(填东或西)

              可以明显改善航运条件的是大坝以_______区域,__________侧的区域有防洪、灌溉的作用。(填东或西)

              (3)由于拦坝蓄水,大坝以________的低洼地区可能需搬迁居民,建坝后,泥沙容易淤积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区域(填东或西)

              (4) 图上可利用的水位落差是__________,水能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5) 关于田纳西河水系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水量丰富,全部可以通航

              B.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通航里程短

              C.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水力资源丰富

              D.田纳西河受亚热带气候影响,水量十分稳定

              (6) 田纳西河干流上的水库开始放水的时间是(    )

              A. 每年的8月1日

              B.  每年的3月1日

              C.  每年的12月24日

              D.  每年的1月1日

              (7)三峡工程建设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组合不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农业 B、泥沙淤积——蓄清排浑、航道疏浚

              C、水库地震——慎重选址、抗震设计       D、淹没耕地——垦耕荒地、壁山造地

               

            • 5.

              读下列资料与黄河某河段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回答:(6分)

              材料一:田纳西河流域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长期缺乏治理,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灾害频发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黄河某河段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

              (1).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流域和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

              (2).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中,由于       资源破坏,使得_______(生态环境问题)严重、_______灾害频发。

              (3).修水库是流域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水库具有________、_________、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 6.

              读长江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1998年,长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结合图中资料,试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3分)。

                        , ②              ,③            

              (2)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请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4分)。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3)借鉴田纳西河综合开发与整治的经验,本流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采取哪些的措施?(至少3条)(3分)

               

            • 7.

              读某水电站的蓄水大坝纵向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建坝主要应考虑大坝___________侧的气候、水文等历史资料。

              (2)可以明显改善航运条件的是大坝以_______区域,__________侧的区域有防洪、灌溉的作用。

              (3)由于拦坝蓄水,大坝以________的低洼地区可能需搬迁居民,建坝后,泥沙容易淤积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

               (4) 图上可利用的水位落差是__________,水能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5) 关于田纳西河水系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水量丰富,全部可以通航

              B.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通航里程短

              C.田纳西河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水力资源丰富

              D.田纳西河受亚热带气候影响,水量十分稳定

              (6) 田纳西河干流上的水库开始放水的时间是

              A. 每年的8月1日          B. 每年的3月1日

              C. 每年的12月24日        D. 每年的1月1日

              (7)三峡工程建设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组合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大农业

              B.泥沙淤积——蓄清排浑、航道疏浚

              C.水库地震——慎重选址、抗震设计

              D.淹没耕地——垦耕荒地、壁山造地

               

            • 8.

              读下图“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说明小浪底水利枢纽对于治理黄河发挥的主要作用。(2分)

              (2)说出甲、乙所在地形区名称,简述其农业发展的共同自然优势。(5分)

              说明图中调水工程对北京地区的影响。(4分)

               

            • 9.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1),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2),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分析图1,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9分)

              (2)依据材料和图2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6分)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黄河流域及主要水文站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黄河干流沿途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

              (1) 分析黄河流域综合开发的自然背景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着手。从流域综合整治的角度分析,黄河上游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发展。(12分)

              (2)材料二中显示兰州—河口和旧孟津—利津年径流量都减少,请分别说明其自然原因。(6分)

              (3)黄河中游从河口至三门峡含沙量陡增,这对下游地区会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中游应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是                                            。(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