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12月27日,总干渠终点北京团城湖明渠开闸进水,此后每年将有95亿立方长江水入京。如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图。


              (1)结合下表中的相关数据,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

              地区

              占全国百分比(%)

              水资源 人口

              耕地

              GDP

              北方地区

              14.7    44.4

              59.2

              43.4

              西北内陆区

              4.9     2.1

              2.6

              1.8

              南方地区

              80.4    53.5

              35.2

              54.8


              (2)南水北调对北方地区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充分发挥调入水资源的效益,防止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北方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以节约水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能源,按形成和来源,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水能
              B.风能
              C.潮汐能
              D.煤炭
            • 3.

              (17分)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代替的基础地位,随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全世界

              粮食供应正变得日益紧张。读下在的图和表格回答问题。

              (1)读图甲、图乙,描述两图中俄罗斯等温线的分布有何差异。(6分)

              (2)根据所学知识及下表,分析俄罗斯耕地面积略多于中国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却少于中国的

              自然原因。(2分)

              材料二  下表是图甲中甲、乙、丙三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表。

              (3)根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条河流春季径流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结合图16,分析俄罗斯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原因。(4分)

              (5)简要分析图16甲、乙两河所在平原沼泽广布的主要原因。(3分)

               

            • 4.

              (18分)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内流区,流域内资源环境独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青海湖流域2009年—2011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表(单位:%)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人工用地

              未利用地

              2009年

              1.59

              2.72

              67.87

              16.22

              0.30

              11.30

              2010年

              1.47

              2.83

              68.47

              16.12

              0.30

              10.81

              2011年

              1.47

              2.84

              68.47

              16.12

              0.29

              10.81

              2009年—2011年变化率

              -0.12

              0.12

              0.6

              -0.1

              -0.01

              -0.49

              材料三: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青海湖湿地以及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但青海湖区目前存在湖区水位下降且水质恶化,周边沙化面积扩大,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1)青海湖属       (淡/咸)水湖,湖水损耗的主要自然途径是       ;流域内地势总体特征为                    。(4分)

              (2)祁连山是高原山地气候与              气候分界线;青藏高原日照强原因是       。(4分)

              (3)材料二显示,青海湖流域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耕地与林、草地比重变化,与当地实施了                     政策有关。(4分)

              (4)简析青海湖鸟岛成为候鸟重要栖息地的原因。(6分)

               

            • 5.

              (22分)2012年7月18日~22日,央视“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直播报道团队,向全世界播报了赛伦盖蒂大草原的百万角马向肯尼亚大迁徙的情景。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 非洲生态退化程度分布图及东非高原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降水分布图

              (1)央视直播期间,内罗毕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                                     。(2分)

              (2)图中马拉河水源补给类型主要是               ;丙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是                        ; P区域水平自然带名称是              ,该自然带并不符合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4分)

              (3)说出图中角马大迁徙路线的大致方向,并简述理由。(8分)

              (4)试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P区域生态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8分)

               

            • 6.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地点

              纬度

              气温(℃)

              降水量(mm)

              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全年

              23°08′

              13.3

              28.4

              40.0

              210.0

              1614.1

              39°48′

              -4.7

              26.0

              2.6

              196.0

              682.9

              48°58′

              3.5

              18.4

              54.3

              53.6

              647.4

              54°17′

              1.8

              13.4

              225.0

              117.0

              2399.0

              1.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③──大兴安岭西侧
              D.④──西经130度附近2.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3.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B.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7.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尼罗河的支流青尼罗河因含沙量大而得名,根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含沙量大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2)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甲地气候高温少雨的主要原因。(6分)

               

            • 8.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 9.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河网密度变大
              C.环境污染加剧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 10. 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四川盆地。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