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分析(26分)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整体。长江流域面积大、人口多,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验,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全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图5是“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自然条件是

              A.水能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

              C.通航里程长,航运条件好           D.人口密集

              (2)、三峡工程位于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A.灌溉         B.防洪          C.提高航运能力      D.开发水能

              (4)、甲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水体和大气污染

              (5)、近50多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数目减少会

              A.加剧土地荒漠化              B.增加生物物种

              C.加剧土壤盐渍化              D.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6)、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是

              ①退耕还湖                       ②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③扩大水田面积                   ④禁止在长江采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目前,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原因是什么?(6分)

               

            • 2.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长江流域上中下游都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哪些?(2分)

              (2)为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上中下游各主要面临什么问题及应该做好哪些工作?(6分)

              (3)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分)

               

            • 3.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该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该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l)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3分)

              (2)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                 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4分)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

              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4分)

               

            • 4.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乙汉水河段中的沙洲和卵石滩示意图。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

              (2)比较汉水中游两大支流南河与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4分)

              (3)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乙所示)。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4分)

              (4)指出图甲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应采取的措施。(6分)

               

            • 5.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A为黄河水系图,图B为黄河流量与含沙量统计图。

                材料二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工程主要由壤土斜心墙堆石坝、泄洪排沙系统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图C为黄河小浪底景观照片。

              (1)说出从兰州到郑州黄河流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3分)

              (2)分析说明选址小浪底建设水利枢纽对黄河防洪、减淤的重要作用。(4分)

              (3)说出位于小浪底下游的郑州和位于黄河口附近的东营分别所处的地貌类型。(2分)

              (4)试用水循环原理和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5分)

               

            • 6.

              (18分)材料一 2012年是中国“俄罗斯旅游年”,作为俄罗斯“母亲河”的伏尔加河,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伏尔加河流域面积占东欧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径流量占进入里海总径流量的85%,多流经平原地区,干支流通航里程达3260千米,通航期200多天。流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磷等矿产,人口约占俄罗斯总人口的43%,机械、石化、电力和食品工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近300多年来曾发生多次洪灾,为此,流域内共修建807座大、中、小型水库以抵御洪灾。因此,伏尔加河成为俄罗斯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最大的河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加河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说出伏尔加格勒以下河段的河流特征,并分析原因。(12分)

               

            • 7.

              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3分)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左下角图)。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6分)

              (3)指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3分) 

               

            • 8.

              (18分)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年。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二:                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

              时段

              断流年数

              断流天数

              径流量(亿m3

              1991~1995年

              1

              61

              9.62

              1996~2000年

              5

              817

              4.43

              2001~2007年

              7

              2555

              0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6分)

              (2)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使该流域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6分)

              (3)结合图文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提出解决该河段断流现象的一些具体措施。(6分)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怒江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该图为规划中的梯级电站示意图,怒江规划开发河段长742千米,天然落差为1578米。但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计划备受争议。

              材料二:  近年来,怒江流域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目前怒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米到2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

              (1)   简要评价怒江水电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6分)

              (2)   为什么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这里所说的“灾难”主要有哪些?(4分)

              (3)   针对本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请你为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2分)

               

            • 10.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图a和图b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

              图a                                     图b

              材料二: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 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1)根据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图a中Ⅰ区域土地类型变化特点及该河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7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试分析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图a中所示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