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1997年,149个国家与地区的代表在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方会议并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协定书》,但2012年美国政府以“减少排放量会影响美国经济”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同样的义务”为借口,拒绝执行该协定。

              材料二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会各方同意长期合作,共同行动,把“减排温室气体”作为全球长期目标。

              材料三    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永远再难见蓝天。 

              (1)材料二中“巴厘岛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美国以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同样义务为借口,拒绝在协定书上签字,违背了         原则。(4分)

              (2)设计一个联系框图以表示下列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框内填写字母代号)。(10分)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面出现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3)上面的联系框架图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性特征。(2分)

              (4)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4分)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上升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柳树树枝提前抽芽                        ④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增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减轻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 2.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变化,其中水是比较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读图,按方框Ⅰ、Ⅱ、Ⅲ顺序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蒸腾加强          ③库区蒸发量增大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③②①
            • 3.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历史上由于植被破坏,加上降水变率大,导致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这体现了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周期性
            • 4.

              下图表示发生在某地区的相互关联现象。各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代码限填一次)(每空1分,共10分)

               

               

              (    )生存条件恶化

              (    )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    )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    )土地生产力下降

              (    )人均资源减少

              (    )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    )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

              (    )人均收人减少

              (    )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    )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 5.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瓜迪亚纳河是伊比利亚半岛最长河流之一,发源于西班牙昆卡省中西部潮湿的山区,注入大西洋加的斯湾.河流全长824km.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该流域建设了多座水电站和水库,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所建水利工程大多具有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效益.

              (1)比较A和B地的地形差异及形成原因(12分)

              (2)分析瓜迪亚纳河谷盛产葡萄的自然条件。(6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瓜迪亚纳河流域开发对河口三角洲和生物的影响?(8分)

               

            • 6.

              (10分) 【环境保护】

              2013年的夏季,我国的天气可谓“水深火热”,南方许多省的城市气温高达40℃以上,而华北、东北的许多地区却是暴雨频繁,河水暴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下图是2013年8月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试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与我国2013年夏季“水深火热”内在关系。(10分)

               

            • 7.

              (14 分)图为某地区地理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本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

              (2)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6分)

              (3)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河流上游植被破坏所导致其他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4分)

               

            • 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1220年,道教领袖丘处机受成吉思汗之邀,从山东出发,取道燕京,历时两年,西行数万里抵达雪山(今阿富汗)行营。他在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张家口北部地区分布着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防护林,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末开始,当地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渠道,但是诸多生态问题相伴而生,引起国家关注。

              (1)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从气候角度分析,丘处机由此西行将面临的困难(至少三项)。(6分)

              (2)结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北地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的生态影响。(4分)

               

            • 9.

              土壤颗粒在风或水外力作用下从地面被移除的现象称为“土壤侵蚀”。据此回答6-8题。

              6.下列因素中与土壤侵蚀的程度最不确定的是

               A.土壤本身的特征                     B.外力作用的方式和大小

               C.人为活动                           D.降水历时长短

              7.长期而言,在具有相似的地质及地形条件且未经人为干扰的状况下,下列哪种气候类型所产生的年平均土壤侵蚀量最大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气候      D.地中海气候

              8.我国西北地区土壤侵蚀量较大的原因,与自然和人文条件最直接相关的是

               ①气候长期干旱缺失   ②长期灌溉土壤盐碱化   ③开辟农田灌溉渠道   ④发展高耗能和耗水工业   ⑤扩大牲畜放牧范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⑤         D.①④⑤

               

            • 10.

              右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草原、苔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读图完成16一17题。

              16.下列关于各代号所表示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为

               ①甲为荒漠    ②丙为热带雨林 ③丁为针叶林    ④戊为阔叶林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7.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A.丙在非洲广泛分布

                  B.甲分布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大

                  C.乙分布区域的降水多集中在冬半年

                  D.戊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