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中国与世界10个人口最多国家的资源平均状况对比图”和“世界10个人口最多国家按资源环境安全分类表”。回答下列小题。

               

               

              1. 图中所列自然资源中,我国有一种资源优于十国均值,其优势在于我国(     )

              A.林木蓄积量大
              B.煤炭储量丰富
              C.水资源蕴藏量丰富
              D.耕地面积大2.表中A、B两个国家分别是(     )A. 澳大利亚、法国   B. 朝鲜、德国   C. 俄罗斯、日本    D. 意大利、伊拉克3.印度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的原因是(     )A.水旱灾害频繁    B. 矿产资源短缺    C. 人口众多       D.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 2.

              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自然资源丰富
              B.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C.自然资源可以循环再现,重复利用
              D.自然资源的利用具有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 3.

              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内流区,流域内资源环境独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青海湖流域2009年—2011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表(单位:%)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人工用地

              未利用地

              2009年

              1.59

              2.72

              67.87

              16.22

              0.30

              11.30

              2010年

              1.47

              2.83

              68.47

              16.12

              0.30

              10.81

              2011年

              1.47

              2.84

              68.47

              16.12

              0.29

              10.81

              2009年—2011年变化率

              -0.12

              0.12

              0.6

              -0.1

              -0.01

              -0.49

              材料三: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青海湖湿地以及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但青海湖区目前存在湖区水位下降且水质恶化,周边沙化面积扩大,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1)青海湖属       (淡/咸)水湖,湖水损耗的主要自然途径是       ;流域内地势总体特征为         。(6分)

              (2)祁连山是高原山地气候与         气候分界线;青藏高原日照强原因是       。(4分)

              (3)材料二显示,青海湖流域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耕地与林、草地比重变化,与当地实施了        政策有关。(4分)

              (4)简析青海湖鸟岛成为候鸟重要栖息地的原因。(6分)

              (5)简述保护与建设青海湖区湿地环境的措施。(8分)

               

            • 4.

              读 “2010年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异”图。据图可知,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相对充足的省份有 (     )

               

               

              A.宁夏、内蒙古
              B.江西、湖南
              C.黑龙江、新疆
              D.四川、云南
            • 5.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开始于

              A.原始社会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后工业社会
            • 6.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

              A.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
              B.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
              C.逐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
              D.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
            • 7.

              关于自然资源数量有限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受资源分布规律限制,数量有限
              B.受空间分布限制,数量有限
              C.受技术水平限制,数量有限
              D.受时间分布限制,数量有限
            • 8.

              下列物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土地
              B.水
              C.鱼
              D.金矿
            • 9.

              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

              A.煤炭
              B.水泥
              C.钢材
              D.蔗糖
            • 10.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29. 50N,106. 50E)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 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是我国雷暴灾害高发区。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它通常伴随着谤沱大雨或冰雹,而在冬季时甚至会随暴风雪而来,因此属强对流天气系统。

               

               

              分析重庆市雷暴数日变化特点及其原因。(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