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城市化的重要标志是

              A.城市数目增多
              B.土地利用呈现同心圆结构
              C.城市职能多样
              D.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 2.

                      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

              A.城市面积大小
              B.城市人口总数
              C.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人口比重
            •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日利亚地图

              材料二: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资源丰富,油气产业占国民经济绝对主导地位:作为新兴市场,吸引了多国投资。

              (1)尼日利亚南部可可,棕榈出口量大,判断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当地发展该种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2)说明沿海铁路的建设对尼日利亚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尼日利亚北部灌溉工业、畜牧业生产规模大,指出当地主要的环境问题,并分析该管径问题的空间扩展方向。

            • 4. [2011·北京海淀高三期末,26] (20分)图1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图2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9归纳出1950-2007年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4分)

              (2)据图9简述E城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优势条件。(4分)

              (3)据图10描述2007年与1983年相比,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简述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影响。(12分)

            • 5. (24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  

              材料二: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

              图。
              (1)夏秋季节,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这是因为夏秋季节空气中_______含量大,甲地处于________(地形),夜间山坡冷却,气压较______;形成_______(山\谷)风,迫使地形底部暖湿气流抬升,形成降水。(8分)
              (2)高速铁路建成后有利于甲城城市化水平提高,请分析原因。(6分)
              (3)仅从地形和建成后的效益考虑,对规划中的①、②两条线路,你认为_____更合理,分析理由。(10分)

            • 6.

              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A.A
              B.B
            • 7.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服务中心    ②管理中心    ③经济增长中心    ④农产品生产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8.

              城市化区位熵Q=S/P,S为该省的城市化水平,P为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

              下表为2013年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总人口及城市化区位熵,据此完成问题。

            • 9. ( 10 分)读 “ 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 ” ,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该过程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列出该过程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4分)
              (3)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 10.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A.A
              B.B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