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0分)下图为中国某区城图,图中A县适宜毛杜鹃等许多花卉生长,特别是桂花种植已有百年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该县就开始发展花卉产业,近年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并提出“打造乡土特色花卉基地”的区城规划目标。图中虚线为我国规划建设的沿海高速铁路在本区的分布。

              ⑴A地气候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美誉,试分析冬暖夏凉的主要原因。(3分)

              ⑵分析A县打造花卉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4分)

              ⑶列举沿海高速铁路建成通车的主要有利影响。(3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山西汾河流域图(图甲)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图乙)

               

               

              材料二:杏花村(图甲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8分)

              (2)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10分)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保加利亚(下图)是世界上玫瑰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享有“玫瑰之国”的美誉,其玫瑰主要种植在被誉为“玫瑰谷”的登萨河谷中。位于“玫瑰谷”中的卡赞勒克,主要种植高品质的大马士革玫瑰,是保加利亚重要的玫瑰提炼中心,玫瑰油提炼已有300多年历史,市内设有玫瑰和玫瑰油研究所。每年6月份的第一个周末,世界各地游客云聚于此,参加当地拥有百年历史的盛大节日——玫瑰节。

              (1)描述保加利亚的地形特征。(4分)

              (2)分析卡赞勒克最为玫瑰油提炼中心的区位优势。(4分)

              (3)说明举办“玫瑰节”对卡赞勒克城市发展的贡献。(4分)

               

            • 4.

              根据“中国沿北纬32°地势剖面图”(下图)中的地形、地势梯级代号,填写下列内容。(9分)

               

               

              (1)A            高原, B              盆地,C            平原;

              (2) ①            山脉,②            山脉,③          山。

              (3)C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来看,C地形区发展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28分)

              区域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下图为我国汉中地区及周边地形图。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8分)

              (2)指出影响图中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  (4分)

                  汉中地区是“中国最北缘柑橘生产基地”,汉中柑橘具有甜中潜酸、口感爽劲的独特风味,享有“橘乡”之美称。

              (3)简要分析汉中地区成为我国柑橘种植最北地区的自然条件。  (8分)

              “石坎梯地”(下图)是本地区山区坡耕地整治常采用的一种模式。

              (4)推断石坎梯地在保持水土方面所起的作用。(8分)

               

            • 6.

              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根据2008年10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图甲)。 (注:阴影部分表示耕地)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图乙)和耕地减少因素构成图(图丙)。

              (1)②③⑤地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2分)

              (2)简要说明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有利于种植业发展的共同自然条件。(3分)

              (3)为实现全国耕地保有量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的目标,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3分)

              (4)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

               

            • 7.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2008年10月16日是第28个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将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定为“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

              材料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名单,40个粮食短缺国中有26个非洲国家(安哥拉、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几内亚、肯尼亚、利比里亚、尼日尔、塞拉利昂、索马里、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津巴布韦等),10个亚洲国家(阿富汗、印尼、伊拉克、朝鲜、黎巴嫩、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东帝汶),3个拉丁美洲国家(哥伦比亚、古巴、海地)和俄罗斯(指车臣共和国)。

              材料三:下图

              (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庆祝“世界粮食日”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填正确字母)。

              A.坦桑尼亚热带草原呈现草木萧条的景观

              B.密西西比河水量大增

              C.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远离近日点的方向运动

              D.我国阿尔泰地区已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

              E.广州的昼长大于北京

              (2)上图中,箭头表示某种农作物的运输方向,该农作物是         (填正确字母)。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大豆

              (3)有关非洲缺粮的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正确字母)。

              A.农业发展都没有灌溉水源       B.都位于北半球

              C.都是非阿拉伯国家             D.几内亚是世界上重要的铝土生产和出口国

              (4)图中E处为世界上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本地区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处所在地形区有二个著名灌溉农业区,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 8.

              2008年世界面临世界性粮荒问题,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全,而且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材料一: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分布图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说,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年增长,粮食供求形势明显改善。但今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同时,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发展的约束日益突出。2007年中国耕地面积仅为18.27亿亩,已经逼近18亿亩最低耕地数量的红线,按照这一数字计算,人均耕地面积为1.39亩,仅为全球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而相应数字在1996年分别为19.51亿亩和1.59亩。这意味着11年来耕地面积下降了6.4%。城市化进程中,18亿亩红线面临着挑战。

              材料三:广东粮食总产量2007年为1435万吨,而需求接近3780万吨,粮食自给率逐年降低;广东省人均耕地面积2007年为0.38亩,远低于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最低人均耕地0.8亩警戒线,2007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比1990年减少28.3%,粮食总产量比1990年减少23.2% 。

              1.   填出图例中字母所代表的三大粮食作物:A          B          C           

              2.   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是       ,B作物所在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3.   广东省2007年粮食缺口达      万吨,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的       %,其境内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是                ,其成为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是                              

              4.   现在商品粮基地的重要地位在不断下降的原因是                                     

              5.   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8亿亩红线面临着挑战,为保证粮食安全,在此严峻形势下,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有(至少三点)                                                      

                                                                                                  
            • 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粮食安全问题凸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道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平均波幅与趋势线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

              材料二:“2003-200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我国玉米批发价格表”(单位:元/吨)

              时间

              2007年7月

              2007年9月

              2007年11月

              2008年1月

              价格

              1460.73

              1523.57

              1516.72

              1543.82

              1.“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显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性较差的两个显著阶段依次是

                                ,其中后一个阶段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            (双项选择)。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B.自然灾害频繁  C.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D.农业结构调整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2003-2007年我国玉米生产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请为提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提出合理建议:

            • 10.

              图1是《1978年-2008年中国粮食产量图》、图2是《1998年-2008年中国耕地面积图》、图3是《1997-2003年牧草地每年增减面积图》。读图回答

              (1)根据图1和图2,描述中国粮食产量和中国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中国粮食产量总体变化趋势的具体原因。

              (2)利用                 地理信息技术,获取1999、2000两个年份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并进行迭加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1999-2000年耕地面积有所增加。根据图3判断,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并说明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