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亚洲东南部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中国两个湿地分布图

               

               

              材料三A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中湿带,由黑龙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低平原,其中沼泽面积达110万平方公里。B地区为若尔盖湿地(沼泽)大牧区之一——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区内为平坦状高原,平均海拔约3500米。

              (1)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根据材料一,试分析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区位优势。(8分)

              (2)比较A和B沼泽成因的差异。(4分)

              (3)分别说明近几十年来,破坏两个地区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人类活动。请为三江平

              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10分)

               

            • 2.

              黄土高原以丰富的能源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尖锐的人地矛盾著称于全国,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有                 

              对黄土高原地区及其下游产生的严重危害有                                      

              2.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落后的耕作制度是        ,使原有的林草植被破坏殆尽。形成新的水土流失物源和触发机制是                         。

              3.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                             

               

            • 3.

              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的范围是:东起b                  山脉,西到a             山,北到d      南到c            。

              2.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3.黄土高原的成因是            ,其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的成因是             。

               

            • 4.

              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局部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左图中A、B两地,黄土颗粒较细的是          

              (2)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治理措施相对应的地点分别是:打坝淤地                ,植树种草               ,平整土地                 ,修水平梯田              

              (3)本区最重要的矿产资是            ,在开发本地矿产资时带的环境问题是                     

              (4)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5)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应贯彻工程措施与              紧密结合的原则,如果只重视工程措施,这样做的后果是               

               

            • 5.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统计项目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森林覆

              盖率(%)

              气温年

              较差(℃)

              年降水

              量(mm)

              河流含

              沙量(%)

              人口

              (万人)

              1970年

              4

              18

              33

              430

              1.5

              30

              1980年

              4.4

              10

              38

              370

              4.5

              40

              (1)该地区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________%,森林覆盖率减少了________%。根据表格所示,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________。

              (2)根据上表,回答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