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亚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段,近年来我国在此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左图)

              材料二  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右图)

              (1)本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河流多为________(内/外流)河,阿姆河上游主要补给方式是________。

              (2)本地区水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试分析其原因。

              (3)简述我国通过陆路管道从中亚地区进口油气资源的意义。

            • 2. 读“肥皂泡自孟加拉湾向中国西北地区调水路线的剖面示意图(根据科幻小说《圆圆的肥皂泡》描述绘制)”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想像这样一幅图景——在遥远的印度洋上空,形成了无数个大肥皂泡,它们在平流层强风的吹送下,一路向北飞越了漫长的路程,来到中国西北上空,全部破裂了,把它们在海洋上空包裹起来的潮湿空气,都播散在这片干旱的天空中……是的,肥皂泡能为西北内陆从海洋上运来潮湿空气,也就是运来雨水!

              大群大群的巨型气泡浩浩荡荡地飘向大陆深处,包裹着海洋的湿气,飘过了喜马拉雅山,飘过了青藏高原,飘到大西北上空,在孟加拉湾和大西北之间的天空中,形成了一条长达数千公里的气泡长河。(节选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圆圆的肥皂泡》)

              (1)目前,人类跨流域调水改变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图中所示,“肥皂泡”调水工程显示的水循环环节有                              

              (2)“肥皂泡”包裹的潮湿空气来源地是          

              (3)图中“肥皂泡”的移动方向是自                  ,其调水经过的主要地区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 ① 青藏高原      B. ② 喜马拉雅山   C. ③ 塔里木盆地   D. ④ 准噶尔盆地

              (4)假设“肥皂泡调水工程”能够顺利实施,请简述其给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 3.

              判断题(每小题正确的选T,不正确的选F,A代表T,B代表F,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

              (1) 区域划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开发区域。(  )

              (2) 各区域内部都具有差异性,但各区域之间具有相对一致性。(  )

              (3) 人地伙伴论诞生后,地理环境就已经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

              (4) 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人类活动差异性的基础。(  )

              (5)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

              (6) 节约集约用地,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根基。(  )

              (7) 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8) 西北地多、水少,水土资源极不平衡,是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  )

              (9)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  )

              (10) 早期的传统工业区多数是在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对传统工业的衰落,各工业区都要加大对钢铁等传统工业投资的力度。(  )

            • 4.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引江济汉”工程是指引长江水到汉江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组成部分,该工程具有生态补水功能,可减少丹江口水库蓄水和调水后对汉江下游不利的影响。

               
              (1) 指出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所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2) 从地形地势、气候、库区环境等方面分析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3) 简述“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中下游地区的作用。
              (4) 丹江口水库是华北地区未来可持续供水水源地,说明对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 5.

              图为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调水的主要调入区是       (华北、西北)。东线工程主要利用       运河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


              (2)“南水北调”中的“南”、“北”分别是指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         —淮河一线。


              (3)湖南省某中学小明、小强同学利用寒假沿东线考察,发现从扬州到天津沿途植被景观的变化明显,这种变化反映的是       (纬度、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4)小明、小强两同学考察后,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看法。

              ①小明认为:利大于弊;

              ②小强认为:弊大于利。

              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煤炭资源流动空间格局图”。



              材料二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分布广泛。长期以来,煤炭资源地区间调配呈“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近年来,为减轻煤炭运输压力,在煤炭资源输出地兴建发电厂,将煤就地转化为电能输出。

              (1)江苏是煤炭资源的________(输出或输入)省份。

              (2)长期以来,承担煤炭资源跨区调配的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

              (3)将煤转化为电能输出对输出地大气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煤炭资源调配对输入地能源供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4)加强煤炭后备资源储备区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

              材料二:黄土高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

              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图甲)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图乙)

              (1)根据材料一,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人为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最主要人为因素是____________(从材料一图中六个因素中选择一个因素填空,。

              (3)针对黄土高原上严重的水土流失,当地应该采取哪些可持续发展措施?

              (4)位于黄土高原上的山西煤炭储量丰富,有“煤海”之称,是我国“北煤南运”的主要源地。山西的煤炭外运主要有运“电煤”(直接运煤至南方发电)和运“煤电”(就地采煤发电,然后远程输电)两种形式。你认为运“电煤”和运“煤电”哪种方式更合理?试述理由。

            • 8.

              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B.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C.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D.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 9.

              西气东输的西段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路径和今天的陇海—兰新铁路干线基本吻合,其主要原因是

              A.弘扬爱国主义热情
              B.属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
              C.地形比较平坦
              D.劳动力资源丰富
            • 10.

              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①节约用水 ②防治水污染 ③保护生态环境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