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旅游地域和场所(包括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或旅游设施)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称为旅游饱和,而一旦超出极限容量值,即是旅游超载。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发展,专家学者疾呼“旅游超载已经累坏了我们的文化遗产——颐和园”。下图为2014年国庆节期间北京颐和园旅游饱和状况示意图。


              指出北京颐和园内旅游流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提出针对旅游饱和与超载现象可采用的有效措施。

            • 2. 【旅游地理】

              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下表为某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概况,读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表 某景区基础设施概况

              景区交通

              两条线路,一是人行栈道;二是公路,为大型观光车用,票价10元。

              景区餐饮

              绿茵山庄,枫叶山庄

              景区其它服务设施

              垃圾桶随处可见;厕所沿线适当位置均有设置,无专门净化处理设施。

              景区软环境

              景区内除票务员外,其它工作人员较少。

              针对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战略试提出合理化建议。

            • 3. 27、有关旅游活动对水资源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导致水资源减少,河湖水位下降,以及水污染严重
              B.旅游活动不会影响水循环和水平衡
              C.旅游不会导致严重水污染
              D.游艇不会对河湖水造成污染
            • 4.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地球上中低纬度山丘冰川较为发育的国家,现代冰川遍布西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省区的极高山地和亚高山地。冰川旅游则是以冰川或冰川遗迹资源作为主要吸引物而开展的旅游活动或项目,冰川作为旅游资源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

              材料二  中国部分地区冰川资源和冰川旅游景点分布图(下图)

              (1)简述我国冰川旅游资源开发中不利的自然条件。(4分)

              (2)任选一个冰川旅游区,提出冰川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的建议。(6分)

              30(10分) 【环境保护】 

              有一种蓝,它不是普鲁士蓝,也不是蒂凡尼蓝;它不是大海的蔚蓝,也不是蓝莓的深蓝;它叫“APEC蓝”,曾用名“08奥运蓝”,它属于北京!在亚太经合组织(英语缩写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期间,在大家的努力下,北京终于一扫雾霾,绽放出蓝色的天空,简称为“APEC蓝”!“人努力,天帮忙”,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1月10日欢迎晚宴致辞中总结出“APEC蓝”的成功原因。

              (1)“APEC蓝”形成的“天帮忙”指的可能是什么。(6分)

              (2)为留住“APEC蓝”,列举个人能做的“人努力”。(4分)

            • 5. (一)旅游地理

              2015年3月,陕西关中民俗旅游区“马嵬驿”正式接待游客。图为马嵬驿的位置,该景点集唐朝马嵬驿兵变故事展演、关中民居、饮食文化、服饰、农具、灶具、作坊、皮影戏、秦腔等文化为载体,以观光、休闲为主题,采用最新的“无门票入园”模式,开园初便门庭若市,尤其是周末,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出现“爆棚”现象。

              说说马嵬驿民俗旅游景区周末“爆棚”的原因。

              (二)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5年4月25日,图中的尼泊尔发生8.1级浅源特大地震,随后余震不断,我国聂拉木至樟木、吉隆路段多处发生大面积严重地质灾害。

              分析本次地震中,我国聂拉木——樟木——吉隆路段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三)环境保护

              “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减少以前下水道等“灰色设施”。

              请你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 6. 旅游地理成渝经济区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成都旅游业不断提升。下图是成都及附近旅游景点分布图。

              (1)通过实例评价成都市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2)成都市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3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喜马拉雅山地区尼泊尔境内发生了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后一个月内4级以上余震265次。地震发生造成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员伤亡惨重。

              (1)简述本次地震的成因和危害。

              (2)分析本次登山队员伤亡惨重的原因。

              44  环境保护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下图是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

              说出图中甲地霾多发的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 7.

              旅游环境容量的合理测算是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依据,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据此回答18题。

            • 8.

              去某个国家公园旅游须提前半年预定门票。这说明( )。

              A.旅游活动规模应与旅游容量相适应
              B.公园管理者运用心理学方法促销门票
              C.使平日很少的游客能集中安排,提高交通效益
              D.公园售票能力有限
            • 9.

              下列旅游行为可能会对旅游环境造成破坏的是

              ①划木船游览西湖                                ②在昆明世博园采集鲜花

              ③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进行野炊             ④徒步攀登泰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0.

              下列活动不会对旅游景观造成破坏的是( )

              A.交通线通过景区,方便游客乘车
              B.在森林公园内野炊,口味野味
              C.在敦煌莫高窟内用闪光相机拍照
              D.在海滨浴场游泳,晒日光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