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0分)旅游地理 

              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南靖、华安,永定等地,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清,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黏土夯筑而成。2008年7月6日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10示意土楼景观。 

               

              从旅游欣赏的角度,指出土楼旅游资源的突出价值,并说明申遗成功后,加强土楼建筑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 2. (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个同时拥有地中海的浪漫和撒哈拉沙漠的荒凉的国度”,这个被称作“欧洲后花园”的度假胜地,有大海大洋、有雪山、有沙漠、有荒漠公路、有尘土漫天的古城、有华美堂皇的欧式大道和高尔夫、有地毯、有神灯、有吃不完的饼,最重要的是有一群热情善良却总想占你点小便宜,一面高呼“Chinese(中国人)”,一面对你不停喊日语“口尼奇瓦”的阿拉伯人,这是我的阿拉伯国家之旅、北非之旅、摩洛哥之旅。

              (1)根据材料和图,分析该国旅游区主要景观特点是什么?我国普通游客来此最先考虑的是什么?(6分)

              (2)读材料和图分析摩洛哥(甲国)开发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4分)

            • 3.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旅游地理

                龟兹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今新疆库车县一带,包括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等六处主要石窟以及台台儿石窟、温巴什石窟等小石窟,多沿峡谷口两侧分布,地处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交通要冲,连接东西方之贸易.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近年来,这些旅游资源损坏极为严重.

              试分析龟兹石窟近年来被严重损坏的原因,并解释该石窟群多沿峡谷口两侧分布的原因.

              43 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天津市地面下沉、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变化关系图,回答问题.

              试描述1950~1995年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并例举缓解华北平原地面下沉的措施.

              44 环境保护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受气象条件影响,北京PM2.5呈显著的季节变化规律,冬季污染水平约是夏季的2倍,春、秋季污染水平相近.下图为PM2.5的各类排放源.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北京市冬季PM2.5污染水平较高的原因,并为北京市政府提出减少PM2.5的具体措施.

            • 4.

              【旅游地理】

                 近年来,以家庭团体游占据主导的自驾游已成小长假主流。各大旅游景区人满为患,高速公路拥堵不堪,重点旅游区频频出现井喷现象。图为2016年国庆期间高速拥堵和故宫旅游照片。

              分析近年来自驾游火爆的原因,并指出景区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自然灾害】

                 图为我国某公路段(甲-乙)等高线地形图。

                 指出夏季途经该路段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至少写出两个),并说明其原因。

               【环境保护】

                 我国红壤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现有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图示意坡度与土壤冲刷量的关系。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2)说出Ⅱ坡度范围内土地合理利用方式,并简述其原因。

            • 5. 【旅游地理】

              自从《马向阳下乡记》在央视热播开始,大槐树村的拍摄地涌泉村就成了当地最炙手可热的景区,许多人慕名到该村寻找“马向阳”的足迹,甚至导致附近交通堵塞,不过却因路标少、公厕缺、喝口热水难,让不少游客抱怨连连。涌泉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距离淄川区中心35千米。如图为大槐树村旅游路线图。

              结合图文资料,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以及当前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6. 32、读表1 ,回答下列问题。

              2004 年3月10日是本市24家公园第一个免费开放日,有人对其中A、 B两个公园进行了调查,数据见下表。

              (1)请以高峰时段人数计算 3月 10日A公园的游客人均面积、游客人均餐厅面积和每厕所蹲位的服务人数,并填入空格。

              游客人均面积:                2/人;游客人均餐厅面积:                2/人;

              每厕所蹲位的服务人数:                人/个。                                  

              (2)根据上述表格,请分析公园免费开放日产生的问题,试举一例,并分析原因。

              (3)针对上题列举的一个问题,请你从以下角度各提一项改进措施。

              从游客自身的角度:                               

              从公园管理的角度:                               

              从政府决策的角度:                               

              (4)调查中发现,免费开放的公园内,各种塑料袋、水果皮等废弃物随处可见,游客任意践踏草地,少数游客还带着工具去挖野菜,致使不少草坪伤痕累累。为了保护绿地,请你为电视台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

            • 7. (10分)【旅游地理】

              2014 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一),一个上百人的大型中国旅游团来到南极长城站参观旅游,尽管长城站科学考察队员科研任务很重,但还是安排了专人接待,此事引发了网友热议。我国并未将南极洲列入公民旅游目的地,相关管理条例也一直空白,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往南极旅游,诸多问题随之出现。

              分析旅游者选择此时到南极旅游的原因及南极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10分)

               

            • 8. 【旅游地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以家庭团体游占据主导的自驾游已成小长假主流。各大旅游景区游人如织,高速公路拥堵不堪,重点旅游区频频出现井喷现象。下图为2015年国庆期间高速拥堵和故宫旅游照片。

              依据材料分析近年来自驾游火热的原因,并指出景区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 9.

              【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旅游地域和场所(包括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或旅游设施)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称为旅游饱和,而一旦超出极限容量值,即是旅游超载。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发展,专家学者疾呼“旅游超载已经累坏了我们的文化遗产——颐和园”。下图为2014年国庆节期间北京颐和园旅游饱和状况示意图。


              指出北京颐和园内旅游流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提出针对旅游饱和与超载现象可采用的有效措施。

            • 10.

              [旅游地理]图21是京沪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21

              (1)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       ,其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价值是       。(2分) 

              (2)在高铁沿线景区中,游客倾向于选择世界遗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3分) 

              (3)游客为获得泰山日出的最佳观赏效果,应注意选择              。(2分) 

              (4)节假日期间,泰山景区游客众多,形成“爆棚”现象,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