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分析回答(13分)

              材料一:1983~1985年非洲经历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干旱。从北到南有34个国家遭受大旱,其中24个国家发生饥荒,1亿多人口受到饥饿的威胁。这次饥荒被联合国称为“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类灾难”。 

              材料二: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

              (1)非洲多旱灾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3分)

              (3)分析A、B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4)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降水的特点分析其原因。(2分)

               

            • 2.

              某科研小组作自然环境调查,5月从济南出发,6月中旬到达南京,7月中旬到达武汉,圣诞节到贵阳,元旦抵昆明。起点以出发时间为准,其他按到达时间,各地的天气特征依次为(  )

              A.温湿、伏旱、伏旱、干冷、干热
              B.春旱、梅雨、伏旱、冷湿、晴暖
              C.干热、梅雨、伏旱、干冷、热湿
              D.干冷、晴暖、梅雨、暖湿、热湿
            • 3.

               

               海地近期发生强烈地震,地震概况如下:

               时间: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

               地点:震中距离首都太子港约16公里

               震级:7.0级,是海地200年来最强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人员伤亡:海地总理13日称,强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高达20万

               海地的社会经济:海地是拉丁美洲最早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海地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75%的人生活在赤贫状态下,全国仅20%居民能用上自来水,文盲率高达80%。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1)根据上述材料,简析这次海地地震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原因。(6分)

               (2)从防震减灾的角度来看,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地震给我们造成的损失?(4分)

               

            • 4.

              读图15,根据我国某省区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 15所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  。

              (2)比较该省甲河以南和以北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

               

              甲河以北地区

              甲河以南地区

              气候类型

               

               

              地形类型

               

               

              (3)简述甲河洪涝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 5.

              读“我国最大降温幅度分布图”(图13),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指出图13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反映该自然灾害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____(选择填空)。

              A.   B.   C.   D.

              (2)描述此灾害的强度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3)观察图13中降温幅度大于15℃的区域。说明该区域降温幅度大的主要原因。

              (4)说出该自然灾害对农业和交通的影响。

              (5)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进行防灾、减灾。下列防灾、减灾活动中,采用遥感技术的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采用GIS的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A.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成灾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料

              B.从历史资料中查询同时期的气象情况

              C.根据卫星云图、气象数据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

              D.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

              E.集合相关数据,对灾区各县、乡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损失评估

              F.利用地面多普勒雷达获取大气状况的相关数据

               

            • 6.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图12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全年旱”的地区是_____ 号)。③区旱灾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试简述其原因。

              (2)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 区(写序号),说明判断依据。

              (3)图中“旱灾粮食损失量占本区气象灾害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A)”最低的地区是

              区(写序号)。影响该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

              (4)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 7.

              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 8.

              读表2,回答1-2题。

              表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93-2002年

              灾害数量/次

              1110

              1987

              2742

              2935

              死亡人数/万人

              196

              80

              79

              53.1

              受影响人数/万人

              7.4

              14.5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1.表中信息反映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①灾害的强度减小               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

              ③灾害数量增加                  ④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表中因灾死亡人数不断下降,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降低    B.减灾系统和防灾意识增强

              C.人口数量减少         D.灾害强度减小

               

            • 9.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读图9回答1-3

              1.图中遭受“重旱”的省区有

              A.粤、冀、晋、鲁                 B.豫、辽、晋、陕

              C.藏、川、甘、宁                 D.冀、晋、陕、藏

              图9

              2.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最大,原因是该地区

              ①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                  ②受灾面积大

              ③人口与城市密集                      ④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      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

              C.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      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

               

            • 10.

              读下列材料并完成课题结论。

                   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以下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

              课题研究思路:

                 

              (一)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发生的原因研究

                  (二)提出设想: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三)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2009年4月10日下午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图17)

               结论:(1)说出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表环境特点。(3分)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及其影响区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7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