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 2.

              (10分)读下面两图,分析回答问题:

              (1)影响左图中Ⅰ地区和Ⅳ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分别是什么?(4分)

              (2)右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①是哪一种?(2分)

              (3)2005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严重国家之一的原因。(4分)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有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中东部⑩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会产生“厄尔尼诺”现象,有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降低会产生“拉尼娜”现象。

              材料三    风暴潮是在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引起的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的现象,由台风或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温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1)岛弧和海沟是地球上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带,⑧附近海域是岛弧分布最为典型地区,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⑧附近海域岛弧形成原因。

               

              (2)2008年初我国南方特大雪灾的形成与______(厄尔尼诺现象或拉尼娜现象)发生有关。

              (3)⑨海区是风暴潮多发季节是 ______ 季节,试从气候、海岸形状分析此时风暴潮多发的原因。

               

               

            • 4.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2010年3月19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沙尘暴黄色预警,我国北方经历了一场大范围的沙尘天气。此次沙尘过程影响范围很大,不仅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很大影响,还给部分南方地区带来扬沙或浮尘天气。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

                                    图10

              (1)下列图示中能反映此次沙尘天气的是 (    )           

              (2)此次沙尘暴发生地区的地表环境特点是什么?(3分)

              (3)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多发生在         季,其主要原因是                     

                                                          。(4分)

              (4)简述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危害。(4分)

               

            • 5.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2008年6月25日5时30分前后,第6号强热带风暴“风神”在广东省深圳市葵涌镇沿海登陆。受“风神”影响,我国粤、闽、赣、湘、浙等省部分地区发生大风和暴雨等灾害。之前,“风神”已重创菲律宾,造成361人死亡,造成数百亿的损失。

              材料二:热带风暴“风神”的路径及其在A、B、C三地的中心气压与移动速度示意图(图6)。

              材料三:热带风暴“风神”卫星云图(图7)。

              (1)影响我国的热带风暴多发生在(   )

              A、1、2、3三个月          B、4、5、6三个月

              C、7、8、9三个月          D、10、11、12三个月

              (2)根据图6分析,受强热带风暴“风神”影响,6月25日5点时广州盛行            风。

              (3)台风过境B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4分)

              (4)图7的O、P、Q三地中,            地降水最多。

              (5)强热带风暴“风神“产生于         洋,该灾害表现为                          

                             

              (6)说明该强热带风暴对涉及区域造成的有利影响。(2分)

               

            • 6.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干旱灾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损失惨重。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也开始出现旱灾的苗头。

                 (1)分析②⑤旱灾的季节差异及其自然原因。

               

                 (2)说明⑤区域可能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 7.

              阅渎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当地时间20四年9月2日,如图13所示地区发生7.3级地震。

              (1)许多自然灾害往往诱发出一系列次生灾害,请说出该地地震可能诱发的主要次生灾害。

              (2)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与该地相比,在地震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损失比该地大得多,但人员伤亡少得 多,试分析日本经济损失大而伤亡人数少的原因。

               

            • 8.

              《南方周末》2009年2月12日报道: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持续袭击了我国15个省(市、区),8个冬麦主产区(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苏、山东、陕西、甘肃)首当其冲,1.3亿亩耕地受灾,几占我国冬麦种植面积的一半。图12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13为“我国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华北地区易受旱灾袭击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河南、山西等地为抗旱保苗,大打机井抽取地下水。长期过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下图为我国陕西省某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大气降水降落在P点后形成坡面径流,请在图中画出P点的径流方向。(2分)

              (2)Q地区建成一座水电站,选择此处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当地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a河、b河流域采取了不同的植树造林模式(如图a,图b)。判断能够产生更大环境效益的模式并叙述其理由。(2分)

               

               

            • 10.

              2009年7月9日19时19分13秒,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 km,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

              A.高雄         B.成都           C.上海              D.北京

              (2)此次地震,理论上姚安县居民感觉到                                (  )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K^S*5U.C#O%M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左右摇晃

              D.只上下颠簸

              (3)云南所在的西南地区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原因是?

                                                                                  

                                                                                    。

              (4)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云南地区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 ,其研究原理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