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高
              ③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低
              ④空气总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方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 2.
              一气团从一山峰的西坡流向东坡,如图所示,在经过甲、乙海拔相同的两地(   )
              A.水汽含量甲地>乙地
              B.气温甲地=乙地
              C.水汽含量甲地<乙地
              D.气温甲地<乙地
            • 3.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为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一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
              A.太阳活动B.人类活动C.下垫面D.大气环流
              小题2:有关冰期与间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冰期雪线下降B.间冰期海面降低
              C.大冰期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D.间冰期物种锐减
            • 4. 下列四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关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5.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表格是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

              年份 粮食总产量(亿吨) 粮食播种面积(亿公倾) 粮食单产(吨/公倾)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1985 3.79 0.76 0.36 1.09 0.17 0.13 3.48 4.48 2.77
              2005 4.84 0.81 0.74 1.04 0.15 0.16 4.65 5.40 4.63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
              (2)图中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指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 6. 如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地形图和11月某日14时的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如图所示区域地形地势状况.
              (2)图中山峰顶与甲城市的海拔差为    ,虚线区域的地貌为    ,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3)甲地的天气系统是    ,此时吹    风.如果图中的气压系统移动速度为120km/天,请对城市未来的24-36小时的天气进行预报.
            • 7. 下图为北半球一锋面气旋,读图回答1~3题。

              1、地球上多锋面气旋的地带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未来一两天气温逐渐上升的地区是
              [     ]

              A、甲锋北侧
              B、甲锋南侧
              C、乙锋北侧
              D、乙锋南侧
              3、丙地容易出现霜冻天气,下列因素与此无关的是
              [     ]

              A、雨过天晴,云量较少
              B、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
              C、偏北风影响,气温较低
              D、冷气团控制,水汽充足
            • 8. 下列有关影响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暖锋-连续性降水
              B.乙:冷锋-大风暴雪
              C.丙:反气旋-炎热于燥
              D.丁:准静止锋-阴雨连绵
            • 9.

              图为“我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天气系统从气压分布而言是 _________,乙地的天气系统从气流运动而言是  _________  ,简述甲乙两地地的气流运动特征

                 (2)A线附近的锋面类型是   _________  ,简述该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状况。   _________  

                 (3)该日,徐州的风向是   _________  ,杭州和徐州两城市风力较大的是  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  ;南京和兰州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  

            • 10.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型城镇化要通过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来实现城乡一体化。皖南地区毗邻长三角,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中心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下图为皖南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 下图为2013年铜陵市居前三位的主要工业部门




              (1)皖南地区地势总体呈____________,地带性植被为____________。该地春末夏初多连绵阴雨,主要是受______________(填“江淮准静止锋”或“冷锋”)天气系统控制。

              (2)读材料二,分析铜陵市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工业,属________________(填“动力”或“市场”)指向型工业。

              (3)黄山景区以花岗岩地貌为主,多奇峰异石,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内力作用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地壳运动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

              (4)试从位置、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环境等任意两方面分析,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区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