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下图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围填海湾前后环境的变化(写出四点):                                                                                                                         

              (2)针对湿地的变化,说明带来的负面影响:                                                ;并阐述对策:                                   

            • 2.

              读中亚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亚地区简图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在中亚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在霍尔果斯口岸与我国境内管道相接。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

              (1)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联系之路,而丝绸之路中亚段却又是艰辛之路。试说明中亚段不利于古代商旅通行的自然原因。


              (2)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说明咸海流域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3)说明油气管线的建成对中亚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

            •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中国企业建设、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首都的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于2016年10月5日正式建成通车。亚吉铁路全长752.7公里,由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组织施工,是中国企业在非洲建成的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该铁路沿阿瓦什国家公园南部穿过。阿瓦什国家公园是埃塞俄比亚历史最悠久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除长颈鹿和水牛以外,这里有东非平原的大多数动物,栖息着大羚羊、狞猫、土豚、疣猴、青猴、狒狒、豹、山羚、河马、西默林瞪羚、格利威斑马和猎豹等。阿瓦什国家公园也是无数鸟类的自然栖息地,其中包括Limberger、垂耳鹤、安古秃鹰、verreaux鹰和长耳猫头鹰。

              (1)根据图文资料,简要说明埃塞俄比亚阿瓦什国家公园动植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2)黑白疣猴原产于埃塞俄比亚等非洲东部地区,其栖息地基本为热带原始森林。毛色多为黑白相间,身体两侧长着斗篷一样的白色长毛,从肩膀向下延伸到整个背部。能在树枝之间做长距离的跳跃,跳跃时斗篷一样的白色背毛迎风飘扬,非常漂亮。黑白疣猴在阿瓦什国家公园已成为濒危物种,请分析其濒危的原因。

              (3)“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铁路的修建给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有专家认为此铁路的通车可能会影响沿线地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 4.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5.

              下表为我国某一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动统计资料,完成下题。

               

              耕地

              草地

              荒地

              林地

              其他

              1986年

              55.0%

              4.9%

              15.4%

              19.8%

              4.9%

              2016年

              40.2%

              6.2%

              1.3%

              44.1%

              8.2%

            • 6.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 7.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渭河谷地的古代农业发达,人类活动频繁。渭河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但由于开疆拓土、修筑宫殿、营造坟墓,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环境逐渐恶化。公元4世纪时,一次山洪暴发,竟冲下百万棵大树。唐代以后,渭河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于记载。

              材料2:植被破坏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图。

               (1)选择下列适当项目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

              A.土地肥力下降                   B.洪水灾害增多

              C.河道淤塞加快                   D.水土流失加剧

              (2)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________,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图中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______资源和______资源。

              (3)1998年长江洪水并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多次洪涝灾害的历史记录。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人为原因有哪些?(任答两点)

            • 8.

              读我国某地形区自然环境特征联系示意图,该地形区最可能是(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
            • 9.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野骆驼学名野双峰驼,生性胆小、机警,是世界上唯一靠喝盐水和吃盐碱性植物生存的极度濒危动物,目前数量减少到不足1000峰,大部分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为保护野骆驼种群繁衍,我国在罗布泊地区建立了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除野骆驼外还分布有雪豹、狼、豺狗等肉食动物。保护区规定在核心区外可以进行科考、旅游等活动,但不能进行采矿等开发建设活动。

                目前,经国家批准,保护区由原先的7.8万平方公里缩减至6.12万平方公里,调减的主要为北部哈密实验区部分面积。据科考结果显示,哈密范围内煤炭、铜、镍、铁等资源非常丰富,但已经属于无植被、无水系的干旱荒漠戈壁区。图为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1)简述导致我国西北地区野骆驼种群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



              (2)为适应环境,野骆驼具有“全身被以细密柔软的绒毛,脚掌下生着宽厚的像弹簧一样的肉垫,长睫毛的眼睛和自动开闭的鼻孔”等身体特征,根据该地的生存环境,分析野骆驼这些身体特征的主要作用。



              (3)结合材料,简析调减保护区面积的主要原因。

            • 10.

              图4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沿海海平面与常年海平面比较图”, 读图完成7~8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