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为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从D→C→B→A体现了自然带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赤道穿过的地区西部形成D自然带,而东部形成C自然带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甲岛东侧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简述该自然带的成因。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一路一带”战略进一步刺激了西部的大开发。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图2是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

              (1)乌鲁木齐所在的盆地边缘分布有大量绿洲,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角度看,属于     分异规律;制约新疆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新疆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2)据图2推测,目前,从区域发展阶段看,我国西部地区应该处于     阶段,该阶段劳动力由第     产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3)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我困东部地区的部分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其转移的主要是     密集型产业和     密集型产业。

              (4)青藏地区昼夜温差     (大或小),并分析其原因。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一路一带”战略进一步刺激了西部的大开发。图l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图2是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


              (1)乌鲁木齐所在的盆地边缘分布有大量绿洲,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角度看,属于    分异规律;制约新疆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新疆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2)据图2推测,目前,从区域发展阶段看,我国西部地区应该处于     阶段,该阶段劳动力由第     产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3)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我困东部地区的部分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其转移的主要是    密集型产业和    密集型产业。

              (4)青藏地区昼夜温差       (大或小),并分析其原因。

            • 4.
              (10分)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3分)
              A.          ;B.              ;C.                。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        影响较大,同时也是在一定的     基础上进行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     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4分)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C自然带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的显著特点是               。(3分)
            • 5.
              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22分)

              (1)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4分)
              A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F__________。
              (2)图中各自然带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自然带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________和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字母代号)。(4分)
              (3)图中A、B所处纬度大致相同,但自然带类型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
              (4)自然带由A→E→D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规律;E→G→F→G→C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___规律。(4分)
              (5)自然带D在大陆东部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在大陆西部其南界比东部偏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分)
              (6)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这种现象是自然带受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4分)
            • 6.

              下图为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五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②→①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以________变化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

              (2)④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3)塑造①处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限制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

            • 7.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 判断博斯腾湖水的主要补给形式,并说明原因。
              (2) 指出图中A、B、C三地自然带名称及其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
              (3)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联系。
            • 8.

              地质剖面与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自然景观从东向西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___(选填“水分”或“热量”)变化为基础。

              (2)A处河流人海口常形成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__,B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选填“背斜”或“向斜”),C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__。

              (3)①②两地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结合图1,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甲所示区域的自然带是;图乙中山脉、东西两侧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两自然带的变化体现出了什么样的地域分异规律。

              (2)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图乙中山脉以西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下列字母填入图2中的空白框内。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小

              (3)试分析图甲中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 10.

              读“中国年平均沙尘天气日数分布图”,分析回答:

              (1)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______地区;其中集中分布于_______(在以下选项中选择字母)。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西部 D.黄土高原

              (2)上图中,自东向西,降水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植被变化规律是_______。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