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我国部分地区(城市)雪线高程预测图,回答问题。

              我国部分地区雪线高程预测图
              小题1: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纬度越低,雪线越低B.纬度越高,雪线越低
              C.纬度越低,雪线越高D.纬度越高,雪线总体呈降低趋势
              小题2: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与同纬度城市相比,雪线异常偏高,原因是这些地区(  )
              A.海拔高,气温低B.海拔低,气温高
              C.气候湿润,降水偏多D.气候干旱,降水偏少
            • 2.
              读下面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中最有可能位于北半球的有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两坡明显不一致,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D.土壤差异
            • 3.
              读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及其某日气温垂直变化图11,完成25~27题。

              小题1:若山麓耕地牧场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甲地原属另一自然带类型,则其名称应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小题2:若由a到b,气温以每升高1000米下降6℃的比率变化,而b到C气温下降比例会减小,原因最可能是               (     )
              A.随海拔增高,植被越来越稀少
              B.a→b高度范围内的气温高于b→C
              C.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
              D.过饱和水汽上升冷凝过程中释放热量
              小题3:由图可见,e地气温明显高于a地,说明e地受                        (     )
              A.气旋影响B.锋面影响
              C.高气压影响D.焚风影响
            • 4.
              我国北方自然带,从东到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  )
              A.是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是太阳辐射的差异造成的
              C.沿纬度变化的方向而变化
              D.是非地带性分异
            • 5.
              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表” 判断回归线附近地区雪线比赤道地区高的原因是(   )
              纬度
              23°26′S
              23°26′N

              40°S
              40°N
              雪线高度
              5800m
              5600m
              4800m
              4800m
              4000m
               
              A.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大    
              B.赤道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比回归线附近地区小
              C.回归线附近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赤道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 6. 读四个地点的山地上某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分布表,回答1~2题。

              1、推断该植被类型是
              [     ]

              A、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季雨林
              2、造成该植被在四地海拔高度分布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A、①②两地---光照条件不同
              B、②③两地--降水量不同
              C、③④两地--土壤不同
              D、①④两地--坡向不同
            • 7.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1—2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

              A、从高纬到低纬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

              A、水分
              B、地形
              C、土壤
              D、热量
            • 8.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1—2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 9. 地表景观沿纬度变化方向呈现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地域分异是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地域分异
            • 10. 下列地理现象不是反映陆地环境差异性的是
              [     ]

              A、从亚欧大陆的东岸到西岸,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沙漠地区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