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距今6亿年到3亿年间为震旦纪冰期,距今二、三百万年到一百万年间为第四纪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回答与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
              A.下垫面
              B.人类活动
              C.太阳活动
              D.大气环流
            • 2. 关于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变化既与自然原因有关,也与人类活动有关 ②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③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④气候的变化就是指气温和降水数量的变化,没有气温和降水空间分布的变化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④
            • 3. 读全球海洋pH值变化图,回答15~16题。

              图6 全球海洋酸化
               
              15.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所致   
              B.火山喷发的CO2 溶于海水所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     
              D.人类排放CO2 溶于海水所致 16.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严峻 B.将大大加快洋流流动速度 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 4.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① 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人烟稀少的地区 
              ② 加快发展水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 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 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的消耗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5. 据估计,由于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
              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一淮河以南      
              B.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南移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将往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
            • 6. (双项选择题)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B.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
              C.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            
              D.低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提高
            • 7. 据统计,2008—2009年冬季,我国平均气温为-2.6°C,较常年偏高1.7°C,为1951—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
              A.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提高
              B.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加
              C.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
              D.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 8. 图14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
               

              图14
              27.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圈层分别是  
              A.水圈 岩石圈 大气圈 生物圈      
              B.水圈 大气圈 岩石圈 生物圈
              C.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D.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28.①过程可能导致  A.臭氧层破坏       B.生物种群增多    C.全球气候变暖   D.海平面下降
            • 9.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图15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9~40题。

              图15
              39.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0.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10. 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