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实施,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指以武汉城市群、长珠潭城市群和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核心,外加湘鄂赣三省沿长江、环洞庭湖、鄱阳湖的若干城市集群。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区近年来扩大柑橘种植,鄂西地区建成大规模的柑橘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下表为近年来依据39个工业大类的数据计算得出湖北省、江西省和湖南省之间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省份

              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湖北省与江西省

              0.64

              湖北省与湖南省

              0.77

              江西省与湖南省

              0.85

              (1)说出该地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简述鄂西地区柑桔种植的有利区位条件。

              (3)分析长江荆江段洪涝多发的自然原因,并提出该区域的治理措施。

              (4)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后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 2.

              材料一︰舟山,中国环太平洋经济圈桥头堡,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进一步发挥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舟山群岛新区将建成中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中国海洋海岛科学保护开发示范区、中国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中国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材料二︰下图为舟山群岛新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发展的优势条件。

              2.分析该新区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3.目前海洋经济占到了舟山群岛新区经济总量的2/3,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方向。

            • 3.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字母XYZ为城市3种主要功能区)。读图完成下题(12分)

              (1)图中Z、Y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4分)

              (2)下面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B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  )(2分)

              (3)假如你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将在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选择一处建设高级住宅区,你认为哪一块最合适,简要说明理由。(6分)

            • 4.
              【城乡规划】南京未来发展的思路是由目前的“一城三区”发展为“一主城,三副城”的格局。下图为南京市总体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显示,工业区主要分布于城市的 部与 部,其中化工集中区①的主要有利区位因素有 
              (2)紫金山风景区是城区难得的大面积绿地,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3)南京“多中心”城市格局的设计,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的哪些问题?
            • 5.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老城区的形态大体呈________,这主要与________有关。

              (2)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城区主要沿       分布,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

            • 6.

              如图为“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__,城市人口数量____________。

              (2)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城和_______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从图中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自来水厂位置出现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判断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______________,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四点)

              (6)现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心主干道实行“小汽车单双日行驶制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主要是______

              A.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

              B.削弱出租汽车相对于公交车的竞争力

              C.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体”

              D.提高公交系统职工工资

            • 7.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0年前,影响该城市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填“气候”或“河流”)。30年以来,该城市不断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扩展,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信息显示,该城市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是______________(填“住宅区”或“工业区”)。

              (3)若该城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则该城市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水稻种植业”或“商品谷物农业”)。

              (4)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拟在甲、乙、丙三处中新建自来水厂和钢铁厂。请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表。


              拟建项目

              拟建地点

              理由

              自来水厂

               

               

              钢铁厂

               

               

            • 8.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总人口72万,其中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1)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和卫星城共同组成大斯德哥尔摩市,据图1,描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


              (2)据图2、图3,分析城市居民就业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把卫星城建设成为城市分中心的原因。


              (3)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的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请对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评价。


              (4)图中卫星城③是以高新技术著称的西斯塔科学城,科学园区有750家公司,就业人口中移民占50%,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以色列,通信、交通设施完善。请说明该城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条件。

            • 9.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2)为分散过度集中的人口和工业,该城市采取的措施有                         ,以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该城市的区位特点是                          ,具有的优势有                                

            • 10.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目前该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为       模式,M、P、Q三处有高级住宅区的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