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 2.
              【题文】【选修6——环境保护】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见下面两幅图,根据所给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如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危害。(6分)
              (2)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分)
            • 3.
              【题文】下是“2011年和2012年全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统计表”,左图为“2011年我国十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图”,右图为“2012年我国十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图”,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年份
              二氧化硫(万吨)
              氮氧化物(万吨)
              排放总量
              工业源
              生活源
              集中式
              排放总量
              工业源
              生活源
              机动车
              集中式
              2011年
              2217.9
              2016.5
              201.1
              0.3
              2404.3
              1729.5
              37.0
              637.5
              0.3
              2012年
              2117.6
              1911.7
              205.6
              0.3
              2337.8
              1658.1
              39.3
              640.0
              0.4
               

              (1)据表可知,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最主要来自___________,容易造成的大气污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此环境问题的危害有___________。(5分)
              (2)与2011年相比,2012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都在减小,其中减小幅度更大的是_______。试从能源利用角度提出减少污染气体排放的措施__________。(4分)
              (3)据图可知,我国十大水系中水质最差的是________。与2011年相比,2012年河流水质状况总体变化是__________(好转或变差)。(2分)
              (4)据图分析,我国南方河流水质状况____________(优于或劣于)北方,其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内陆河流水质较好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 4. 读下图,完成第17~18题。

              17.该区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             
              B.草场退化
              C.生物多样性锐减             
              D.土壤侵蚀18.与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无关的因素是(  )。A.夏季多暴雨              B.黄土土质疏松C.植被破坏严重              D.春季多大风
            • 5. 读“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5~16题。

              15.图中A、C、D、E四个生态脆弱区共同存在的生态问题为(  )。
              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
              C.草场退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16.B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形成原因包括(  )。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②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之间 ③土地贫瘠、植被稀少 ④河流稀少,多为季节性河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 6. 有人说,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优质水稻若申请专利,他将超过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而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水稻良种是利用我国西南深山的野生水稻基因杂交产生的。据此完成第11~14 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重大,人类应加以保护
              B.人类只需要保护对人类有贡献的物种
              C.解决粮食问题,发展农业生产不需要科技创新
              D.以上说法都不对12.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优质水稻的实验地点应在(  )。A.西北地区,温差大,有利于水稻中营养物质的积累B.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紫外线强,可促使水稻基因突变C.海南岛,生长期长,可缩短实验的时间D.东北地区,可利用肥沃的黑土地培育优质水稻13.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反映了(  )。A.要保护全球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B.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资源储备的一种方式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D.生物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是无限的14.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B.国家政策和措施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D.农业技术进步
            • 7. 读“某一时期内黄河入海口海岸变迁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图示时期内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及主要原因分别是(  )。
              A.逐渐增大 黄河含沙量大,大量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淤积严重
              B.逐渐减小 黄河入海口流水侵蚀严重
              C.逐渐增大 为促进经济发展,在黄河入海口附近围海造陆
              D.逐渐减小 为加快对外交往而开挖海岸,修建港口10.黄河入海口每年新增许多湿地,关于湿地生态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热容量减小,温差减小 ②保持生物多样性 ③涵养水源 ④使黄河入海泥沙大大减少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 8. 下图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读图完成第5~6题。
               
              5.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温度
              C.地形             
              D.光照6.北方农牧交错带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C.土地荒漠化严重              D.湿地大面积消失
            • 9. 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阅读资料完成第3~4题。
              年份
              石羊河年均径流量/m3
              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m3
              1957
              13.31
              4.64
              2000
              13.03
              0.98
               

              3.民勤地区成为沙尘暴沙源的根本原因是(  )。
              A.热量不足
              B.降水不足
              C.植被覆盖率较低             
              D.人类活动不合理4.针对民勤地区日益严重的荒漠化,应采取的可行措施有(  )。A.在山体上撒草木灰,增加融雪量B.跨流域调水C.培育耐旱作物D.提高水价,统一调配流域水资源
            • 10. 读中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分布图,其中甲、乙两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典型地区。

              (1)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两地水土流失成因的差异。(6分)
               (2)  水土流失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危害?(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