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蒙古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  蒙中经济合作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其中,对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是中资企业投资额最大的行业.比如两国合作对煤炭资源的开发,通过建立火力发电厂,把电能通过中国的输电网络输送给东北亚其他国家.
              (1)说出该国年等降水量线的空间分布特征.
              (2)比较分析丙、丁两城市的环境承载量的大小及原因.
              (3)简述中蒙合作开发蒙古国矿产资源对中国和蒙古之利.
            • 2. 磴口县位于黄河附近.如图为磴口县地理位置及其气候资料图.

              (1)一年中,磴口县5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大,试分析原因.
              (2)磴口县被称为“中国油葵之乡”,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推测油葵的生长习性并说明理由.
              (3)磴口县准备兴建风力发电站,试评价磴口县发展风电的条件.
            • 3.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城市
              月份
              气候指标
              1月 7月 1月 7月
              气温(℃) -27.3 19.4 -19.7 22.7
              降水量(mm) 3.6 90.8 4.3 176.5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个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比较是相差较小还是较大?为什么?
              (3)据图中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
            • 4.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表格是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

              年份 粮食总产量(亿吨) 粮食播种面积(亿公倾) 粮食单产(吨/公倾)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 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1985 3.79 0.76 0.36 1.09 0.17 0.13 3.48 4.48 2.77
              2005 4.84 0.81 0.74 1.04 0.15 0.16 4.65 5.40 4.63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
              (2)图中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指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 5.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
              (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
            • 6. 蜀犬吠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成都和重庆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的匮乏,请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 7. 用生活中的现象举例说明:
              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