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题文】一些国家在地域和经济上存在密切联系。读“中国、日本、美国物流方向图”,图中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美国、日本
              B.中国、日本、美国
              C.美国、中国、日本
              D.日本、美国、中国
            • 2. 读我国东、中、西部能源生产与消费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我国东、中、西部能源生产与消费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西部生产量均大于消费量
              B.东部地区生产量小于消费量
              C.能源生产与消费区域不平衡
              D.我国能源消费严重依赖进口 20.西部输出的主要能源最可能储存于 A            B          C             D
            • 3. 读下图回答1-2题。
               

              1.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光热充足  ②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③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较小  ④ 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江浙地区号称“鱼米之乡”,浙江省却成为第二粮食调入大省,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山区较多,土地贫瘠,单产低    
              B.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粮食生产
              C.经济发展迅速,占用大量耕地        
              D.人口增长迅速,粮食供给不足
            • 4.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     ]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3.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河流的综合整治
            • 5. 下图是某国沿海地区的一水利工程示意图。该工程自1960年开始,历时13年建成。回答下题。

              修建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A.解决南部城市和农业用水问题
              B.加强南北地区的交通联系
              C.缓解北部农业用水紧张的压力
              D.开发南部地区的旅游资源
            • 6. 2010年5月,喀什经济特区成立;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读甲、乙两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深圳和喀什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

              A.河流众多
              B.科技发达
              C.地理位置优越
              D.交通发达
              2.甲、乙两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     ]

              A.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B.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C.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交通线分布
              D.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矿区分布
            • 7. 继两会期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将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的约束性控制目标要求后,环保部再次明晰十二五减排目标,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0%。据此回答1—2题。
              1、对二氧化硫排放过多引起的后果,说法正确的是
              [     ]

              A.会破坏森林,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B.会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诱发皮肤病
              C.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海中岛屿
              D.使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增多,降低大气质量
              2、酸雨是二氧化硫排放造成的后果之一,下列能减少酸雨的措施是
              ①采用清洁、新型能源②使用脱硫煤③减少氯氟烃的使用④硫酸工厂应重复利用尾气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 读我国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省际差异图,回答:
              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湖北小于河北②山西小于江西③天津大于重庆④湖南大于海南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9. 据报道,北京至石家庄的高速铁路将于2012年开通运营,这将为石家庄的发展带来新机遇。下列关于京石高速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北粮南运”的实施
              B.有利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
              C.有效减轻京广铁路的客运压力
              D.有利于加强沿海与内陆城市的联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