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一路一带”战略进一步刺激了西部的大开发。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图2是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

              (1)乌鲁木齐所在的盆地边缘分布有大量绿洲,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角度看,属于     分异规律;制约新疆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新疆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2)据图2推测,目前,从区域发展阶段看,我国西部地区应该处于     阶段,该阶段劳动力由第     产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3)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我困东部地区的部分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其转移的主要是     密集型产业和     密集型产业。

              (4)青藏地区昼夜温差     (大或小),并分析其原因。 

            • 2. 读下面的地理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造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占32.7%;过度放牧占30.1%;过度开垦占26.9%以及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当占10.3%。

                  材料二:图是西北地区植被景观变化图。

              (1)图中自东向西降水的变化规律是                         ,产生的原因是                                  

              (2)说出造成荒漠化的不合理人类活动。

                                                                                                              

              产业结构升级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经济发达城市的产业结构状况和升级历程,对后发展城市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读下表资料,回答问题。

              上海市与纽约市三大产业从业人口结构(%)比较

              (3)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看,上海市与纽约市相比相同的是第          产业从业人口比重超过就业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上海市与纽约市相比不同的是第          产业从业人口比重比纽约高。
              (4)经济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升级后,原来低层次的产业会转移到后发展地区。根据这一规律并结合上海的区位条件,分析上海制造业可能转移的地区及对后发展地区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批发和零售业是也是天津的特色部门,根据商业区位条件分析形成这一特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福建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和福建省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战略构想,中心目标就是发展福建经济,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为将来全面实现两岸“三通”,建设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圈奠定基础。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向西延伸到南平、三明、龙岩的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与陆地。
              材料三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示意图。

              (1)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何特征?为什么这样分布?(4分)
              (2)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请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加以说明。(3分)
              (3)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实施“对外开放,对内联结,山海协作”的战略,分析福建省实施这一战略的有利条件。(3分)
            • 4.
              (10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胜城区图(见下图)

              材料二 鄂尔多斯高原拥有优良畜种阿尔巴斯山羊。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当地依托特有的畜牧业优势和补偿贸易的方式创建发展了羊绒加工业,“鄂尔多斯”迅速成长为世界知名品牌。2014年1月,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的羊绒生产线搬迁到了东胜区西郊的罕台镇。
              材料三 拥有“黑金资源”的鄂尔多斯,在煤炭产业的黄金十年里,创造了一系列经济神话。煤炭产业的产值一度占当地经济总量近70%,占财政总收入近50%,煤炭带来的巨额财富,被大量地投资在了房地产业。到2011年底,伴随煤炭量价狂跌,楼市出现低迷的形势,鄂尔多斯出现了经济下滑现象。
              (1)简述鄂尔多斯发展羊绒类服装制造业的优势条件。(4分)
              (2)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由东胜城区的A点全部迁到东胜区罕台镇(B点), 试评价是否合理,并简析原因。(3分)
              (3)简析2011年后鄂尔多斯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3分)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 左图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右图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数据。

              (l)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3分)
              (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T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 (填写序号)(3分)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3)苏州和嘉兴与上海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5分)
              (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 。(3分)
            • 6.
              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区域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2008年江苏省区域发展概况表   

              材料二 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

              小题1: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1分)
              小题2: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    ,简要评价该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5分)   
              小题3:图中箭头代表人口和产业转移方向,其中代表人口迁移方向的是    ,代表产业转移方向的是     。简述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发展的影响。(6分)
            • 7.
              下图为青海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A地河谷地带成为优质蔬菜生产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2)比较青海省三江和柴达木盆地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差异。3分(只讲一地
              (3)青海省钾肥产量占全国90%以上,评价其发展钾盐化工的社会经济条件。4分
            • 8.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和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山脉A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名称是什么?(2分)
              (2)城市①比贵阳纬度位置高,夏季却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火炉”城市,请从自然角度说明原因。(6分)
              (3)乙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请用图中数据等信息进行说明。(4分)
            • 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材料二  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

              (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6分)
              (2)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有哪些? (6分)
              (3)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8分)
            • 10. 分别分析产业转移对转移企业和转入地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