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1月23日电,近日,受强寒潮影响,渤海海冰冰情发展迅速,辽东湾浮冰范围62海里,渤海湾、莱州湾最大浮冰范围5-15海里,最大冰厚10厘米.
              材料二:冬季当冷空气到达海面时,海面上方的暖湿空气就会上升冷却凝结降雪.在气象上,这种降雪称为“冷流降雪”.烟台平均每年有29天的冷流降雪日,被称为“雪窝子”.
              材料三:甲图为环渤海地区地形等高线图,乙图为渤海等深线图.

              (1)烟台号称“雪窝子”,分析该现象形成原因.
              (2)分析渤海2016年1月末封冻严重的自然原因.
              (3)乙图中M处的黄河三角洲近年发育速度减缓,结合所学的知识简析原因.
            • 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图1).            
              材料二  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图2)

              (1)有人将宁夏平原形象的描述为“贺兰山护着的地方,黄河爱着的地方”,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图2中,2为草原,3为针叶林,据图说明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带分布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3)结合图2分析宁夏平原的成因,并从农业灌溉角度分析贺兰山东坡山麓与宁夏平原生产条件的差异.
            • 3.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图 完成下列各题.
              法国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图右上中的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如图).

              (1)说明罗讷河不同河段流水的作用及其塑造的地貌类型.
              (2)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流量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 4.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国略图(图A)和乙城市气候统计资料图(图B)

              材料二 图A中甲为世界最狭长的半岛,半岛上山脉南北绵延且陡峻;半岛西侧有巨大的沙丘,因其景观独特,已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
              材料三  图A中丙市为该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曾接收大量来自美国硅谷的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迅速.
              (1)该半岛山脉位于板块    边界地带;山脉    (方向)绵延,地形陡峻.该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西侧地区由于    (外力作用)形成沙丘地貌,为及时监测沙丘范围应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2)描述乙城市的气温及年变化特征,并分析成因.
              (3)丙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分别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棉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
              (1)每年春季,额尔齐斯河流域多融雪性洪水,分析其主要成因.
              (2)新疆的棉田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山麓冲积扇的绿洲地带.简析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3)简述新疆发展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 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M处能否勘探到石油?    .图中M处地貌为    ,其成因是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为    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
              (3)假设该地处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b处洋流性质为    ,对沿岸的气候起到    的作用.
              (4)假设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通过    风(风向)输送到陆地水汽最多;这是因为该地属于    气候,其成因是    
            • 7. (2013秋•临川区校级月考)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在距离首都太子港约16公里的地方发生了里氏7.0级的地震,这是海地200年来最强地震.而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地震,这两次地震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1)震中位于我国        两大地形区之间.(2)说出①②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3)科学家发现,B所在高原每年以3~7毫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并且一直在不断升高,此次大地震也与此有关.试说明B所在地区的升高对周边地区气候及河流等产生的影响.
            • 8. (2013秋•罗庄区校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域图.  材料二:A城市10月10-13日气象资料统计表.
              日期要素 10月10日  10月11日 10月12日10月13日 
               天气 晴转多云 多云转中雨暴雨转中雨  多云转晴
               气温(℃) 15-20 12-18 10-159-12 
               降水量(mm) 0 15 43 0
               风向、风力西南风2级  西南转西北风3-4级 西北风3-4级 偏北风1-2级
              (1)试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汾河平原的成因.
              (2)说明图中A城市降水较少的原因.
              (3)请写出该时段影响A城市的天气系统名称,并分析判断依据.
            • 9. (2013秋•朝阳县校级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河主要的水源补给是    ;河流流量变化与    变化相一致.
              (2)该地属季风区,两条河流中季节变化和年际较明显的是    
              (3)A、B两城市,水资源较丰富的是    城.
              (4)乙河所处的地质构造名称是    ,如果在该处修建水库,会出现    等不良后果.
              (5)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C属于    
              (6)从A到B的地域差异属于    分异,这种地域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 10. 读北美洲某区域略图及甲地多年降雨日数、日均日照时数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条山脉地势特征的差异,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地日照时数的特征,并简析影响因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