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一艘轮船航行至A处附近时恰好日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9﹕00,则A点的昼长大约为    
              (2)图中山脉位于    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理由.
              (3)若轮船沿该大洲西海岸并顺图示洋流航行,沿岸自然景观呈现    的地带性变化,B地自然景观主要是    ,其形态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    
            • 2. 气候变化、能源供应紧张、粮食短缺等问题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丹麦及周边地区略图(图1)

              材料二:丹麦位于欧洲北部,濒临北海、波罗的海,是欧洲八大经济国之一.丹麦
              自然资源较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全部靠进口.丹麦政府积极支持风能发电的研究和开发,技术日臻成熟,风电已占全国发电量的20%.(图2某风能发电站)
              材料三: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纤维加工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备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1)丹麦及周边地区海岸线曲折、湖泊众多,主要是    作用形成.
              (2)丹麦的气候特征是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受        的影响.
              (3)丹麦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    ;试分析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4)丹麦拥有众多风能发电站,分析丹麦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的原因.
              (5)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燃料,学者各有不同看法,试评价大量使用乙醇汽油对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拉斯加简图(如图)

              材料二:极光是太阳活动中太阳大气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大气相撞产生的发光现象.美国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Fairbanks)更赢得“北极光首都”的美称,一年之中有超过200天的极光现象.
              材料三:阿拉斯加作为美国面积最大的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锌、铅、金、银、煤、石油等储量丰富,2011年,阿拉斯加矿产品出口总值18.4亿美元,其中对中国出口4.8亿美元.阿拉斯加有安克雷奇、科尔德贝、瓦尔迪兹、巴罗等众多国际型商贸港口.
              材料四:2007年阿拉斯加州主要经济产业比重构成  注:采矿业主要包括矿石、石油、天然气
              产业采矿业社会服务交通和仓储业房地产其他
              比重(%)312310729
              材料五:阿拉斯加对中国的出口贸易统计图(如图)

              (1)费尔班克斯观赏极光的最佳季节是    季,图示地区还可以观测到该种地理现象的国家有    个.
              (2)阿拉斯加东南部海域(55.3°N,134.7°W)于当地时间2013年1月4日晚上11点58分发生7.8级地震,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        .结合材料分析阿拉斯加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依据材料可知阿拉斯加主要的产业是    ,简要分析阿拉斯加发展该种产业的优势条件.
              (4)中国是阿拉斯加州重要的贸易伙伴,阿拉斯加地区与中国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根据材料分析阿拉斯加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类型有    ,依据是    ;主要工业产品类型有    ,依据是    
            • 4.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如图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甲图是图岩层局部放大图.

              材料二“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1)上图地区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    边界.简述判断依据.
              (2)②④两处分别可能是哪两类岩石    ,请说明理由.
              A.花岗岩、石灰岩    B.玄武岩、大理岩   C.喷出岩、沉积岩    D.花岗岩、大理岩
              (3)⑥处可能存在的矿产是    
              A.有色金属   B.石油   C.金刚石    D.大理岩
              (4)结合材料二和甲图,判断图中①处至少发生过    次地震.
              A.2     B.3    C.4     D.5.
            • 5. (2013•云南一模)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如图为东亚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日本五大类造、出口商品及其最大贸易国所占贸易额的比重.
              进口商品 矿产品 机电产品 纺织品及原料 化工产品 贱金属及制品
              最大贸易国 沙特阿拉伯15% 中国47,9% 中国74.7% 美国18.1% 中国27.0%
              出口商品 机电产品 运输设备 贱金属及制品 化工产品 精密仪器及设备
              最大贸易国 中国24,1% 美国24,7% 中国23.6% 中国22.3% 中国24.8%
              (1)简述图中东亚岛弧链的形成原因.  
              (2)图中A、B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均为所属国最大渔场.简述两大渔场在自然成因上的异同.
              (3)说出日本的进、出口商品构成特点.
            • 6. (2013•蚌埠一模)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南或北)半球,A地盛行风向是    风.
              (2)E地所属自然带的名称是    带,B→C→D→E地自然带的变化规律以    为基础.
              (3)①洋流按性质分属于    ,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    作用.
              (4)图中②海域名称是    海,该海域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 7. 阅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等各种通道涌入矿井,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出现透水事故.完成44-49题.

              (1)将图中C、D、E各字母所代表的岩石,按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
              (2)考古学家在G岩层中找到恐龙化石,他们是否可能在A、E两处中找到鸟类化石?说明理由.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海洋中H处岛弧的形成原因.
              (4)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的各种表现.
              (5)说明②处地貌的名称,并分析成因.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处的森林正逐渐减少,分析这一现象对②处地貌的影响.
              (6)图中D、G两处为地下采煤区,分析哪个地区更易发生透水事故,并说明原因.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小题.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29日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9日2时54分,甲附近海域(南纬14.5度、西经76.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0千米.
              材料二:图2中甲国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国从其进口大量的矿产资源.图1是2001-2010年甲国对中国矿产出口额变化统计图.

              材料三:南美洲部分地区图和丙地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
              年份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 % % %
              1970 100 40 12 48
              1990 100 33 26 41
              2009 100 28 39 33
              (1)地震发生时,当地的区时是    ,这里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4分)
              (2)甲国沿岸的自然带主要为    ,其分布特点是    .这种分布特点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现象. 
              (3)从材料二可知:甲国对中国出口额呈    趋势,其中    年份之间增长速度最快.
              (4)根据材料三,分析丙地城市蒸发量和径流量变化的原因,并据此说明该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5)图2中甲、乙是本地区重要的工业国,中国积极投资该地区的工业,分析其主要原因.
            • 9. (2010•上海)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闸、地点和震级.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3:海地多年来政冶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压拆除.
              材料4:
              时间 震级 震源深度(km) 首都距震中(km) 伤亡情况
              海地 2010年1月12日 7.3级 10 16 死亡约55万
              智利 2010年2月27日 8.8级 60 320 死亡近千人
              (1)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
              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图中所示地震发生地的数码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①②③④⑤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    板块、    板块、    板块的交界处.从材料1和材料2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3)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 10. 如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    ,B    ,C    .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    海峡,E处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附近.
              (3)途经的F处比E处的海水盐度    (高、低),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4)本题为选做题,只可从A、B两题中选做一题,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黑.
              A题:马可•波罗途经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的喀什时,得知当地“有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棉花、亚麻产量十分丰富”.请简要分析当地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B题:马可•波罗往返途中都经过西亚地区.请简要分析当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