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选作题(10分 )【自然灾害】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A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间,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1)写出大峡谷两侧的主要岩石类型和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形式。(6分)

              (2)分析说明A处分布有北温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原因。(4分)

               

            • 2.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几内亚岛是仅次于格陵兰的世界第二大岛,分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连绵不断的中央山脉斜贯全岛,分布有许多死火山。铜是岛上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此外还有富金矿、铬、镍、海底天然气和石油等矿产资源。农业主要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和沿海低地,生产咖啡、椰子、可可、香蕉、茶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材料二:新几内亚岛地形图。

              材料三:新几内亚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但由于风向季节性变换、海拔高度与坡向的影响,各地区间的气候差异很大。下表是该岛重要港口城市莱城的气候资料。

              (1)描述该岛的主要地形分布和地势特征,说明铜矿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14分)

              (2)分析莱城降水特征及成因。(10分)

              (3)从地形和土壤角度,分析该岛的农业生产分布在山间河谷地区的区位优势。(6分)

               

            • 3.

              (2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甲表示东南亚区域略图。

              材料二: 火山喷发作用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地壳深处熔融的岩浆喷出地表,伴随着喷出大量水蒸气、火山灰等物质,熔融的岩浆在地表逐渐冷却堆积形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形态的山体;火山喷发既会给人类活动带来巨大的灾难, 但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

              材料三: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人口约2.38亿,面积190万平方千米。图乙表示2007年印尼种植业中不同类型农作物产值、出口额以及进口额所占比重示意图。

              (1)在答题纸的图中标出两大板块运动方向,其形成的主要地形地貌、、。(8分)

              (2)举例说明利用火山资源发展的主要产业活动。(8分)

              (3)比较印尼种植业产值结构和出口额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2分)

               

            • 4.

              (22分)读世界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成因角度简要说明A处河流源头的岩石类型及判断依据。(6分)

              (2)说出AB河段与B湖以下河段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8分)

              (3)根据图中信息,指出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工业类型,并简要说明发展该类型工业的条件。(8分)

               

            • 5.

              (10 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北岛的甲地区有“太平洋温泉奇境”的美誉,是该国最负盛名的旅游观光地。2013 年 5 月 1 日起,新西兰政府给予中国游客两年内可多次往返的免 签证待遇。目前,中国已是新西兰第二大游客来源地。下图为新西兰北岛示意图。

              (1) 说明图中甲地区温泉景观众多的原因。(6 分)

              (2)分析近年来该地区中国游客数量增长迅速的主 要原因。(4 分)

               

            • 6.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13年我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设立,他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下图表示长江三角洲范围的变化。

              (1)说明长江三角洲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首个自由贸易区落户上海的原因。(8分)

              (3)简述新增区域中小城镇的发展,对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发展的意义。(6分)

               

            • 7.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13年我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设立,他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下图表示长江三角洲范围的变化。

              (1)说明长江三角洲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首个自由贸易区落户上海的原因。(8分)

              (3)简述新增区域中小城镇的发展,对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发展的意义。(6分)

               

            • 8.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断层

              2.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石可转化为②处的

              A.岩浆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 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地形:甲是__________,乙是________。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4分)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4分)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4分)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4分)

               

            • 10.

              (9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从地质构造看,属背斜的是______,向斜的是_____。

              (2)从地形上看,C处是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找石油应在____处,找水应在____处。

              (4)泰山的成因与图中____处一致;地震多发地带位于图中___处。

              (5)图中五个部位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