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          ,乙为           。(2分)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                                                            ,(2分)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                       (1分)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地状况为(单项选择)(   )(2分)

              A.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B.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

              C.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凹凸不平

              D.地壳先下沉后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     地比较好。(1分)

              (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     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          地。(2分)

               

            • 2.

              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乙地此时受                 天气系统控制,在该系统的控制下,乙地的天气特点是                 

              (2)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                    ,甲地为                                ,乙地在地形上是                        ,其形成原因是                          

              (3)甲、乙、丙三处,常成为良好的储油构造的是           ,利于储水的构造是      

              (4)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丁处的   处为好,理由是                        

               

            • 3.

              看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1) 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丙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_____。

              (2) 乙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

              (3)该地的上覆岩层是_________________ (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4)某地质考察队从山体丁的A到B、C处沿图示直线依次钻孔取样,发现岩石的年龄关系是(   )

              A.老—新—老     B.新—老—新       C.年龄一样       D.由老到新

               

            • 4.

              (2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甲表示东南亚区域略图。

              材料二: 火山喷发作用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地壳深处熔融的岩浆喷出地表,伴随着喷出大量水蒸气、火山灰等物质,熔融的岩浆在地表逐渐冷却堆积形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形态的山体;火山喷发既会给人类活动带来巨大的灾难, 但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

              材料三: 印尼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人口约2.38亿,面积190万平方千米。图乙表示2007年印尼种植业中不同类型农作物产值、出口额以及进口额所占比重示意图。

              (1)在答题纸的图中标出两大板块运动方向,其形成的主要地形地貌、、。(8分)

              (2)举例说明利用火山资源发展的主要产业活动。(8分)

              (3)比较印尼种植业产值结构和出口额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2分)

               

            • 5.

              (16分)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____,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8分)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8分)

               

            • 6.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8分)

              ⑴图中A地属于地质构造中的        ,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如我国的           ; B地属于地质构造中的      ,其上常有许多典型的谷地或盆地,如我国的        

              ⑵D处属于地质构造中的   ,地貌上形     ,成因是          

              ⑶图中A、B、C、D四处属于储油构造的是         

               

            • 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说明图中甲处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2分)

              (2)图中地质构造,乙为_______,丙为________ 。(2分)

              (3)简要分析丁处地形的形成过程。(4分)

               

            • 8.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中国局部区域图    材料2  黄土高原区域水文地质结构剖面图

              材料3:在西北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降雨量只有300—4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1500—2000毫米以上,极度缺水。当地广泛应用“水窖”这种存蓄雨水的水利设施。通常在田边路旁水流汇集的地方,挖掘瓶状土窖,内壁及底部均有防渗设施,除供人畜饮用外,还可浇灌农田,也起蓄水保土作用。

              (1)据图分析形成渭河平原的地质作用(2分)

              (2)“水窖”能够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3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怎样影响环境统一变化过程的?(5分)

               

            • 9.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断层

              2.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石可转化为②处的

              A.岩浆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 10.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地形:甲是__________,乙是________。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4分)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4分)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4分)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