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发展远洋渔业,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扶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海洋服务业。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沿海部分区域图。

              (1)图示区域A地和B地的植被分别是                        

              (2)甲地属于三大自然区中的      ,丙地属于四大地区中的          地区

              (3)就降水的多年平均值来讲,甲省6月降水量多于7月,原因分别是:6月甲省受              控制,7月甲省受            控制(两空都填天气系统)。

              (4)丙地发展了与德国鲁尔区一样的工业体系,其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工业,该工业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5)简析乙工程对调入地区的有利影响。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局部地区1月某一时刻地面天气形势图。


                             图1 

               

              (1)甲地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其成因与下图中的                 最类似。

              (2)L天气系统可能给北京带来哪些气象灾害?


              (3)从地形、生物和气候三个方面,分析乙区域(松嫩平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



              材料二:图2是沿36°N的局部地形剖面图及①、②两幅气候特征图。


                                           图2

              (4)①、②两图符合丙地气候特征的是        。请简要描述丙地降水季节分配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环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图一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

              材料二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图二为智利示意图。



              (1) 说明甲、丁两地所在的自然带和气候类型名称,甲、丁两地自然带的变化表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说明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原因。
              (2)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说明甲地所在区域气候特征对水文特征(流量、季节变化、结冰期)的影响。
              (3) 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气候类型却与甲地相同,分析其原因。
              (4) 丙地虽然地处沿海地区,却出现荒漠景观,分析其原因。
              (5) 分析智利物种丰富的原因。
            • 4.

              从南到北,我国传统民居的墙壁由薄到厚、屋顶坡度由小到大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有( )

              ①热量由南到北逐渐减少   ②湿度由南到北逐渐减少

              ③降水量由南到北逐渐减少   ④光照由南到北逐渐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5.

              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澳大利亚地形分布示意图、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生产月份安排表,回答问题。


              (1) 列出影响澳大利亚自然带半环状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2) 简析澳大利亚沿南纬25°一线自东向西水分依次递减的主要成因。
              (3) 概述澳大利亚东南部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4) 简述制约澳大利亚发展混合农业的自然条件,并提出改进措施。
            • 6.

              读图文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样春风有两般,南枝盛开北枝寒”。1月10℃等温线和≥10℃的7000℃积温等值线通过南岭南侧,也是雨雪的分界线(为降雪或雨夹雪能达到的最南界线)。

              材料二 南岭地势不高,海拔仅千余米,西段的盆地多由石灰岩组成,形成喀斯特地貌;东段的盆地多由红色砂砾岩组成,经风化侵蚀后形成丹霞地貌,低谷隘口构成南北交通孔道。毛泽东主席曾用“五岭逶迤腾细浪”来形容南岭的地貌特征。

              材料三中央电视台美食栏目《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南岭美食自成一派,如“清炒蕨菜--蕨菜是最为普遍的野菜”;“石头猪肉--精干瘦小、脾气执拗的山猪”;“米味十足肠粉--本地的好水、靓米”;“紫苏爆炒螺--奇香紫苏叶去螺蛳腥味”等。

              (1)南岭作为我国雨雪分界线的原因是什么?

              (2)以南岭地区喀斯特地貌或丹霞地貌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3)请结合材料分析“南岭美食自成一派”的地理原因。

            • 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 8.

              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博斯腾湖(如图)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隆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

              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邵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2)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体现的地理学原理。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 9.

              20世纪70年代,在丙河上兴建了大坝,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水库。大坝建成后,带来的影响有:①获得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②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滥;③入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扩大;④由于泥沙淤积,水库的储水量下降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0.

              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蒸发量却将近2 000毫米。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方向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



              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其南侧不远处有一个槽状盐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判断理由。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对飞鸟、鱼群、芦苇的影响。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4)请你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提出可行性措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