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0分)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约2万,面积为500平方公里,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米。

              (1)试比较甲乙两河岸水文特征的不同点及原因。(6分)   

              (2)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若乙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 2.

              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简述A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分)

              (2)说出M地区自然带类型,并简述其形成原因。(3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上图中盐沼的成因。(5分)

               

            • 3.

              【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  “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4分)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6分)

               

            • 4.

              (1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 图中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积 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都呈缩 小趋势。

              (1)分析甲、乙两湖湖水含盐 暈变化的趋势及自然原因。(4 分)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 度分析甲地大力发展棉花种植对湖治面积的影响。(3 分)

              (3)面对乙地区湖洎面积不断缩小的状况,请提出一项具体的解决措施,并说明 理由。(3 分)

               

            • 5.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有关问题。(15分)

              材料一  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A)、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B)

              材料二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C)和图C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1)结合图B,分析说明图A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5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6分)

              (3)甲所在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试分析该省与鲁尔区相比的有哪些区位优势和劣势,并给该省能源基地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4分)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当地时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四次气候大会地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

              材料二:图2是图1中M到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图。

              (1)德班气候大会闭幕时,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中白昼最短是       ;从此日至次年春分日,巴厘岛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是                            

              (2)开普敦的自然带名称是                   ,该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3)读图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相似之处主要是                          

              不同之处主要有                                                           

              甲、乙两地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

              (4)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均位于沿海或岛屿,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对这些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 7.

              该图中的河流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甲、乙、丙分别为不同河段上的三个点,根据三处的横截面状况绘制了地形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该河的流向是                          

              (2)河流位于    半球,判断的理由是                            

              (3)河流在甲处形成河谷的原因是                              ;在乙处成谷地的原因是                

              (4)甲处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是             ,如果不合理采伐,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变化是                                       

               

            • 8.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中国局部区域图    材料2  黄土高原区域水文地质结构剖面图

              材料3:在西北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降雨量只有300—4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1500—2000毫米以上,极度缺水。当地广泛应用“水窖”这种存蓄雨水的水利设施。通常在田边路旁水流汇集的地方,挖掘瓶状土窖,内壁及底部均有防渗设施,除供人畜饮用外,还可浇灌农田,也起蓄水保土作用。

              (1)据图分析形成渭河平原的地质作用(2分)

              (2)“水窖”能够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3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怎样影响环境统一变化过程的?(5分)

               

            • 9.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18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整体性或差异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1分)。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                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 10.

              图17表示的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

              (2)在陆地环境构成要素中,____    是影响植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3)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   ,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     ,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填字母)

              (4)若此图表示我国东北地区,则其典型的土壤是____   ,地形以__   __ 和___    为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