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问题突出.如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 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西伯利亚地区图.

              材料二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之一.鄂毕河流域内有大小支流1900多条,春季汛期时间长,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51%.
              (1)简述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形成的原因.
              (2)图中a、b、c、d、e代表不同的水平自然带,说出该区域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述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
              (3)依据图中信息,概括西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源类型,并简述该地区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材料三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地,其产量分别占俄罗斯总产量的70%和90%,并大量输送到俄罗斯其它地区及欧洲多国.
              (4)简述石油、天然气输出对西西伯利亚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叶卡捷琳堡是俄罗斯重要的机器制造中心之一,有重型机器制造厂、化学机器厂、汽轮电动机厂、电气重型机器制造厂、冶金厂等全国闻名的大企业.近年来,因设备老化、资金不足、订货锐减,叶卡捷琳堡的工业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5)概括叶卡捷琳堡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为新疆某区域及博斯腾湖附近水系分布图,图2是洞庭湖区及水系图.

              (1)读材料一,概括博斯腾湖和洞庭湖两湖7月较6月水位变化特点并解释变化最可能的自然原
              因.
              湖泊水位变化特点原因
              博斯腾湖
              洞庭湖
              (2)目前,图1中甲地区和图2中乙地区都有粮食输出.与甲地区相比,评价乙地区发展现代商品
              谷物生产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材料二:博斯腾湖古称“西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图3是博斯腾湖湖区湿地耕地面积变化图,图4为洞庭湖区70-90年代主要土地利用净变化图.
              (3)读材料二,根据博斯腾湖和洞庭湖湖区近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特点推测其变化各自对两湖泊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 4.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深刻.
              材料一 我国两种水利工程示意图

              坎儿井是当地独具特色的灌溉用水利工程,其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图1)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图2)
              材料二 近年来,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材料三 新疆2006~2008年工业构成的增量及增速
              时间工业构成比上年增加(亿元)比上年增长%
              2006年轻工业81.6210.6%
              重工业1 063.5115.2%
              2007年轻工业111.2115.5
              重工业1 212.9715.5
              2008年轻工业140.109.8
              重工业1 587.2516.1
              (1)水资源是影响新疆经济活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试述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2)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两种水利工程是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作用的?
              (3)试述新疆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及大力发展“红色产业”时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
              (4)读材料三,归纳新疆工业内部结构的特点及增速特点.
              (5)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 5.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两岸同胞近四年的共同建设,福建平潭国家级综合实验区于2013年2月24日基本实现了两岸“一日生活圈”夙愿.
              材料二  图为“平潭国家级综合实验区示意图”.
              (1)台湾与福建在平潭共建综合实验区有哪些有利条件.
              (2)影响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中,短缺的有哪些?
              (3)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对当地人文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4)台湾东北的钓鱼岛距基隆市约190千米,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其附近海域是我国台、浙、闽渔民的传统捕捞作业区.简述钓鱼岛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利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部的陷落谷地大多冲积物深厚.
              材料二  智利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拥有稳定的金融市场、政治经济体系和健全的法律制度.国内能源缺乏,电价是周边国家的两倍,政府主张兼顾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优先发展清洁能源.2008年与我国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材料三  如图为智利地理位置及葡萄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

              (1)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是“天涯之国”,请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理由.
              (2)智利北部极为干旱,却生活着100多万人.请推断当地居民用水的主要来源.
              (3)简述智利吸引我国企业前往投资清洁电力项目的有利条件.
              (4)简析图示区域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 7.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樟木沟(中国境内)南起中尼边境的樟木镇,北至喜马拉雅山脉通拉山口,位于聂拉木县境内的通拉山口,自古以来是由西藏通往南亚次大陆的门户,也是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高山峡谷地带的分界,更是连接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的必经关隘.在樟木沟西部的冈仁波齐神山在佛教徒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樟木镇是樟木沟里最繁华的地段,往来樟木镇的以“三类人”居多.
              材料二  图1是西藏地区简图,图2是聂拉木县境内樟木沟区域海拔示意图.

              (1)简述西藏的地形特征.并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力作用.
              (2)说出西藏地区可以开发利用的四种清洁能源,并任选一种分析其丰富的原因
              (3)结合材料判断往来樟木镇的可能是哪“三类人”,并任选其中某一类人说明判断理由.
            • 8.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甲湖成为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的原因.
              (2)说出从甲湖引水到孔雀河下游,对下游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3)分析图中乙市附近发展水果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 9. 2010年11月12日,素有“天河”之称的雅鲁藏布江首次截流,这标志着西藏的藏木水电站即将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如图为藏木水电站与雅鲁藏布江水能资源蕴藏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雅鲁藏布江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藏木水电站工程大江截流为什么选择在11月份?
              (2)简述我国开发雅鲁藏布江水能资源的重要意义.
              (3)西藏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试分析其原因.
              (4)西藏喜马拉雅山地泥石流地质灾害与哪种气象灾害有关?针对性的措施是什么?
            • 10. (2012秋•金安区校级月考)读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地区分布的世界著名地貌类型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2)简述B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不利因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