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3 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3 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7~8 题。

              7. 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8. 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 2. 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1—3题。
              1、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

              [     ]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2、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     ]


              A.东西向
              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
              3、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3.

              图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气候资料,与上图中R城市气候相符的是

              2.Q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Q地

              A.距海洋近
              B.气旋活动频繁
              C.多地形雨
              D.多锋面雨3.上图所示区域的典型农业景观为A.牧场辽阔    B.灌渠纵横    C.陡坡梯田   D.水田密布
            • 4.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1~3题。

              1、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 5. 如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回答1~2题。



              1、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     ]


              A、火成岩l、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l、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l、火成岩2、沉积岩1
              2、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中

              [     ]


              A、火成岩1为喷出岩
              B、火成岩2为喷出岩
              C、火成岩l、沉积岩2都为喷出岩
              D、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侵入岩
            • 6. 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2题。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甲;盛行风、洋流
              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
              D、丁;盛行风、纬度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化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
                  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 7.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流域
              [     ]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2、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
              3、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 8. 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说明图中长江、渭河流向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长江、黄河河段的下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对嘉陵江、渭河相同的影响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说明a、b两市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及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两城市旅游业均很发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b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城市多70余万人。
              (4)分别说明两城市辖区内,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什么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读图,回答1—2题。

              1、该作物
              [     ]

              A.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
              B.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
              C.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
              D.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
              2、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值
              [     ]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中国东北平原昼长夜短
              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 10. 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材料一:
              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图1)
              材料二:
              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图2)

              (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_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
              (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
                  为_____________,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_________。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
                  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_____日_____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________。
              (3)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_____分之一(填整数),该时
                  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总体呈_________趋势。
              (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O2排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