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口迁移缓解了迁入地的人地矛盾,促进了迁入地的经济发展.    (判断对错).
            • 2. (2014春•济宁期末)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2011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5.292%.
              材料二  2011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 2011年初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1)据材料一说明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2)据图说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说明将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会产生问题.
            • 3. 如图是影响人口迁移诸因素的知识体系结构框图,据此回答问题:

              (1)填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A    ,B    
              (2)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经济   D.政策和矿产资源
              (3)美国很多老人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是因为    
              A.淡水   B.土壤   C.政策   D.气候
              (4)深圳、珠海在20世纪80年代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主要原因是    
            • 4.

              下图表示我国各省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某段时期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及净迁移率状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该省区人均收入水平高
              B.该省区远离东部地区
              C.该省区经济落后
              D.该省区老年人口比重较大2.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A.迁出率最大值大于迁入率最大值         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区少C.所有省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D.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区多
            • 5. 2013年11月26日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东北地区遭受特大暴雪袭击,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冬首个寒潮蓝色预警.读11月27日2:00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如图)和上海市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年)
              总人口(万人)0~14 岁
              (%)
              65 岁及以上
              (%)
              外来常住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比重(%)
              2000167412.2611.4634688.3
              201023028.6310.1289889.3
              注:常住人口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含半年)的人口.
              (1)此季节,北半球的    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正遭受特大暴雪天气是图中    位置(选填 A、B、C、D).
              (2)乙地风力较丙地    ,原因是    
              (3)此时,甲地水平气流呈    (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运动,以    天气为主.
              (4)据表可知上海市十年间 15-64 岁人口比重在    (上升或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    
              (5)外来常住人口的变化对上海市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分别是        
            • 6.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2,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省区排名

              省(市)四川湖南安徽江西河南贵州
              占总量比重(%)16.110.610.68.68.36.1

              省(市)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
              占总量比重(%)35.58.97.25.65.65.6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
              (2)据表2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
              (3)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发展的有益影响分别有哪些?
            • 7.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美国工业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农业带(区)的名称:
              e:    ;f:    ;g:    ;h:    
              (2)城市②和城市③的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        
              (3)20世纪50年代以来,a、b、c、d四个工业区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什么?试从拉力作用的角度解释该人口迁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 8. (2013秋•无锡期末)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一艘满载牛肉的轮船于当地时间2013年6月8日13时整,由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到达英国伦敦港的时间为当地时间6月20E1 10时.该轮船航行的时间是    
              (2)简述航线①段附近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3)与拉沃拉耶相比,伦敦的降水有何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4)英国乳畜业发达;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发达,是世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分析
              英国从阿根廷大量进口牛肉的原因    
              (5)进入20世纪,伦敦开始出现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简述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东部与中、西部关系图

              材料2:据《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2月9日报道:春节长假结束后各类企业陆续开工,中、西部与东部争抢民工的现象在各地拉开战幕,“民工荒”再次引起了各方关注.
              材料3:劳动力争夺折射出的是中国近年经济格局的变化:2011年1月仁宝集团成都生产基地开工;2月台湾纬创集团成都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富士康宣布投资30亿美元在成都建设生产基地…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加速西进.此外,开发农村及西部市场、加大在西部的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1)如果a、b箭头表示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互补,则a包含的内容有:            等,b包含的内容有        等.
              (2)试分析中、西部在与东部的“民工”争夺战中的优势.
              (3)“用工难”反映了东部地区原有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请结合材料提出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 10. 2006年夏季,重庆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为挽回旱灾的部分经济损失,重庆市政府组织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事实上,以前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读图回答问题.

              (1)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是什么?其针对这一不利条件在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2)试分析重庆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的社会经济原因?
              (3)重庆某乡镇的小明先去成都与表哥汇合,再去南疆摘棉花,如何走最近?请你帮他选择经过的主要铁路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