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武清原是天津的一个县,后撤县设区。区域内河流、水库、森林资源丰富。2003年,武清依托国家骨干道路建设,规划实施了区域路网工程。2010年12月,武清成为同时享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政策的经济区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28分)

              材料一  武清区地理位置图(图甲)  材料二  武清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乙)

              材料三  武清区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图丙)

              (1)武清历来是天津重要的产粮区,该地成为重要产粮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和          (4分)

              (2)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武清的农业逐渐转型为现代都市型农业,奶牛养殖和无公害蔬菜成为主导产业,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                     。(6分)

              (3)武清区城市化的进程有什么特点?(4分)分析形成该特点的原因。(4分)

              (4)请描述2000年至2020年武清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情况,并分析武清区能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原因。(10分)

               

            • 2. (2014•资阳模拟)读韩国简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9月14日起,韩国各政府部门相继从首尔迁往新的行政首都世宗市.韩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将世宗市建设成一个具备尖端科学研究基地、尖端绿色产业、一流大学、能吸引全球投资的新型绿色城市.
              材料二:济州岛(东经126°08′~126°58′,北纬32°06′~33°00′)是韩国最大岛屿,风光秀丽,有“东方的夏威夷”之称.气候冬季干燥多风,夏季潮湿多雨,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夏季最高气温33.5℃,冬季最低气温1℃.济州市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585毫米,夏季约占43%.有丰富的地质景观,数以百计的丘陵、滨海的瀑布、悬崖和熔岩隧道闻名遐迩.四季有不同的色调,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有“三多”(石多、风多、美女多);“三无”(无小偷、无大门、无乞丐);“三宝”(美丽的自然、民俗和传统工艺).有多条航空和航海线联系岛外,岛内交通非常发达.
              (1)据地图指出韩国重要城市群的分布特点,说明其形成原因.
              (2)简述行政首都的搬迁对首尔和世宗市的突出影响.
              (3)据材料分析济州岛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4)几名中国中学生准备到济州岛旅游,有人赞成暑假去,有人不赞成.请结合材料二说明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 3.

              “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钟摆族”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
              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
              C.“钟摆族”大多自己驾车上下班
              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2.设置“潮汐车道”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C.优化配置道路资       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 4.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 - 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2.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镇房价增长快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C.产业升级和转移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5.

              【城乡规划】读某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该市1950年城市空间形态为    。从1980年建成区范围看,城市主要向    (方向)扩展,主要原因是    。(3分)

              (2)A、B两地,    更适合建立高新技术区,其理由是    。(5分)

              (3)试评价图中商业圈布局的区位条件。    (2分)

               

            • 6.

              下图是我国某市1980年至2012年间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建成区面积变化(相对上一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80〜2012年间,该城镇

              A.城市总面积逐年增加
              B.城镇化水平有的年份升高,有的年份下降
              C.市区人口基本没有变化
              D.建成区面积与市区人口都有增加的趋势2.该市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现象是A.耕地面积减小              B.失业人口增多C.扩大了商业服务的地域范围              D.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 7.

              某城市交通拥堵,下图为“该城市地铁规划走向示意图”。该城市地铁建设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是

              A.在地铁站点形成新的卫星城
              B.城市空间将沿地铁向卫星城方向发展
              C.中心城区将出现空心化
              D.在地铁沿线将出现大量工业区
            • 8.

              (20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城镇化战略概括为十六个字,即“以工促农、以城代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出现了城乡空间重构的趋势。下图为城乡空间重构概念模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产、生活和生态角度,说明“城乡空间重构”的内涵。(6分)

              (2)分析“农田连片规模经营”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6分)

              (3)从地理的角度,阐释城乡之间产业的分工与协作。(8分)

               

            • 9.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13年我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设立,他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下图表示长江三角洲范围的变化。

              (1)说明长江三角洲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首个自由贸易区落户上海的原因。(8分)

              (3)简述新增区域中小城镇的发展,对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发展的意义。(6分)

               

            • 10.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

              材料二  随着中部崛起、东部产业转移,C城市打造成为我国区域金融中心。

              (1)根据材料一,比较分析A、B两地的气温差异及原因。(4分)

              (2)分析甲河中游汛期河流经常改道的原因。(3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C城市成为我国区域金融中心有利区位条件。(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