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不透水地表和绿地是城市内部土地覆盖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图为北京和纽约l978—2010年两城市内部土地覆盖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关于城市内部土地覆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78年北京以不透水层和植被为主
              B.2010年纽约以植被层和水体为主
              C.1978~2010年北京其他用地比重迅速下降
              D.1978~2010年纽约不透水层比重迅速上升7.北京土地覆盖结构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热岛效应强度减弱    B.内涝概率上升C.地下水位不断上升    D.蒸发量增加
            • 2. 下图中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甲图表示的是 (    )
              A.逆城市化   
              B.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 
              D.再城市化4.乙图表示的是(    )A.逆城市化    B.城市化C.郊区城市化  D.再城市化
            • 3.

              武清原是天津的一个县,后撤县设区。区域内河流、水库、森林资源丰富。2003年,武清依托国家骨干道路建设,规划实施了区域路网工程。2010年12月,武清成为同时享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政策的经济区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28分)

              材料一  武清区地理位置图(图甲)  材料二  武清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乙)

              材料三  武清区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图丙)

              (1)武清历来是天津重要的产粮区,该地成为重要产粮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和          (4分)

              (2)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武清的农业逐渐转型为现代都市型农业,奶牛养殖和无公害蔬菜成为主导产业,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                     。(6分)

              (3)武清区城市化的进程有什么特点?(4分)分析形成该特点的原因。(4分)

              (4)请描述2000年至2020年武清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情况,并分析武清区能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原因。(10分)

               

            • 4.

              图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市化进程。读图完成下题。

               

              1.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化发展迅速
              B.城市化水平高
              C.城市化起步早
              D.Ⅳ阶段发展速度最快2.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下列措施可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是A.发展高层建筑和地表轨道交通,减少城市用地数量B.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C.增加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D.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建立卫生城市,开发新区
            • 5.

              (20分)根据材料及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11年,“成渝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2013年“两会”期间,重庆市向全国人大提交了《重庆成都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议》,意在促“成渝经济区”能发展为内陆的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作为人口超过1亿的区域大市场,是中西部市场程度最高,产业集聚度和城市最密集的区域,规划中的成渝经济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   我国城市群分布及“成渝经济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1)简述我国主要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及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2)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说明成渝城市群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条件。(6分)

              (3)简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各要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 6. 我国目前城市化现状是
              A.水平高,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速度慢,环境质量与发达国家同步
              C.水平低,加速农民工市民化步伐
              D.速度快,交通条件日益改善
            • 7. 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A.河流发源地       
              B.干支流交汇处       
              C.河口         
              D.河流水运起止点
            • 8.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英、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
               
              1800年
              1850年
              1890年
              1920年
              英国
              21
              39
              62
              65
              美国
              4
              12
              35
              51
              材料二   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城市具有自身的特点(见下图)。2006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3.9%。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城市发展最快、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发展缓慢。

              (1)在城镇人口变化过程中,英、美的各自特点体现在哪里? (2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4分)
              (3)写出四点我国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4分)
            • 9. 读下图地区城乡人口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2题。
               
              25. 图表数据所代表的省(市、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             
              B.山西省             
              C.河南省             
              D.北京市 26. 近30年来,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播种面积的减少             B.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C.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D.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 10. 图14是某地区2003年至2011年间城市面积、工业产值、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统计图,读图完成23~24题。

              图14
              23.该地区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年份是
              A.2003~2005年     
              B.2005~2007年
              C.2007~2009年     
              D.2009~2011年24.关于该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面积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B.城市化进程导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减少C.城市化水平能完全反映经济的发展水平D.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