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13,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图13
              (1)图中,A→E反映的是____     ____过程,其主要表现有:              、
                              等(至少两条);图中E→F反映了____            ____现象。(4分)
              (2)图中左图的变化过程与右图中的曲线________相对应。(2分)
              (3)图中a、b两类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___,其城市化发展水平分布很不平衡,以拉美为例,出现“          城市化”;而亚洲、非洲等国,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即“滞后城市化”。(4分)
              (4)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诸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城市病”,试提出两条合理化的解决措施。                                             (4分)
            • 2. 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据此完成8~9题。
               
              国家




              城市化水平(%)
              90
              83
              66
              32
               
              8.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9.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出生率低              B. 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 3.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18.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 4.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  )
              A.城市的数量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的规模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
            • 5. 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比重            
              B.城市人口总数
              C.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数量多少
            • 6. 城市化必然导致
              A.二、三产业人口减少   
              B.交通用地规模加大  
              C.人口增加             
              D.各类用地规模扩大
            • 7. 读图11“广州市不同年份人口数量统计图”,完成41~43题。

              41.图11中反映出广州城市化的表现是      (    )
              ①总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增加
              ③农村人口减少     ④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广州城市化进程过快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 A.交通拥堵           B.噪声污染       C.住房紧张          D.农业人口减少 43. 图示时段广州市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生态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 8.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17.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18.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 19.该现象会…………………………………………………………………………(      )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 9.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下图,回答各题。

              41.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2.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10. 图甲是“2001年—2007年我国人口数量及城市化率变化图”;图乙是“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空气质量(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情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甲说明2001年—2007年我国人口数量及城市化率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2)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居民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过程,反映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成区的扩展、社会以及生活方式的形成。阐述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产生哪些影响。(2分)
              (3)据图描述1975年以后该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3分)
              (4)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35×10-3mg/m3和75×10-3mg/m3,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该市欲打造宜居城市,简述改善该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