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某中等城市布局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特点,分析该布局形式的优点.
              (2)图中在A、B、C、D何处开设零售商店最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在甲、乙、丙、丁四处开发房地产,何处可以称得上“地王”?理由是什么?
              (3)丁处铁路、公路交会处,经常发生堵车和交通事故,现已建立交桥,但仍然拥堵,原因何在?
              (4)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2. (2016•天津校级二模)如图为“1990年-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单位:万人/年)图”.关于图中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90年至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
              B.1990年至2005年近郊和远郊人口增加
              C.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边缘区人口增加
              D.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增加
            • 3. 城市地面硬化中大量铺设“透水砖”可以改善水循环的(  )
              A.下渗
              B.降水
              C.水汽输送
              D.蒸腾
            • 4. 如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 5.

              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的正确叙述是①  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  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  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 6. 读图:“江苏省近十年产业转移与人口迁移方向(图1)和江苏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江苏的苏南、苏中、苏北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试对A、B两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比较,填写下表.
              地区A地区B地区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农田类型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    
              (2)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共同发展,江苏省政府积极推动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产业转移对苏中、苏北地区的影响是    
            • 7. 2006年夏季,重庆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为挽回旱灾的部分经济损失,重庆市政府组织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事实上,以前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读图回答问题.

              (1)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是什么?其针对这一不利条件在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2)试分析重庆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的社会经济原因?
              (3)重庆某乡镇的小明先去成都与表哥汇合,再去南疆摘棉花,如何走最近?请你帮他选择经过的主要铁路线.
            • 8.

              (10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城市垃圾成分的变化(%)                中国城市垃圾清运量示意图

              指出中国城市垃圾的特点,并说明由城市垃圾所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