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下图并回答1-2题。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2.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     ]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 2.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早在2003 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开始出现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短缺现象。随后,这一现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扩大到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而蔓延到中部地区劳动力输出省份,形成“民工荒”现象。回答1-3 题。 
              1.大量民工曾经涌入广东的主要原因是
              [     ]

              A.广东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B.广东地区劳动力过剩
              C.广东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灾害少      
              D.民工迁出地自然环境恶劣
              2.2005年广东出现
              [     ]

              A.广东劳动人口大量减少                
              B.民工迁出地经济条件比广东好
              C.广东民工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高          
              D.民工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
              3.从积极因素方面看“民工荒”现象可以,
              [     ]

              A.保证民工迁出地人口不断增长      
              B.促进广东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
              C.缓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D.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3.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口迁移模式改变”2012年2月27日,英国知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刊登题为“中国人口迁移模式改变”的文章称,过去30年,中西部地区人口的发展趋势呈“孔雀东南飞”的状态,很多人离开故乡,来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而现在,中国的内陆居民正日益倾向于在离家乡更近的地方工作。
              材料二
              2011年,在重庆区内流动的本地工人第一次超过了流向其他省份的人数。也就在几年前,70% 的人口还在涌向其他省份。2008年以来,河南省的五分之四外出务工人员首次在省内流动。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______。(填字母)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     ]

              A.吉林、安徽、湖北、贵州  
              B.云南、贵州、湖南、江西
              C.福建、江西、湖南、贵州  
              D.广西、湖南、江西、福建
              2.深圳户籍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
              [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B.自然资源短缺
              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D.生态移民较多
            • 5.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1991~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2.1992~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

              A.16.7%
              B.14.3%
              C.11.5%
              D.1.2%
            • 6. 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 读图完成以下2题

              1.1951——2000年,该国
              [     ]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2.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     ]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 7. 北京学生李明在做课题《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时,发现家族先后迁移了几个地点: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工作并定居;爸爸为了寻找好的工作,移居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定居美国。分析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爷爷的迁移属于(多选)
              [     ]

              A.自发迁移
              B.政治因素迁移
              C.经济因素迁移
              D.有组织的国内人口迁移
              (2)影响爸爸迁移的因素是_________,类似于李明爸爸的迁移,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人口迁移规模加大,人口迁移流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量迁移到发达国家,这种迁移给迁入国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数量最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1999年在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距离(千米)   0--200  200-500  500-1000 >1000
                  人口(万)   39054   26740   33452   10344
                占总人口数(%)   35.9   24.3   30.4   9.4
                面积(万KM2   97   133   235   495
                占总面积(%)   10.1   13.9   24.5   51.5
              人口密度(人/KM2   407   201   142   21
              材料二:我国距海岸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材料三: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米)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000-4000
                人口数量(万) 73345.1  19427.8  8947.5  10037.1  1590.8
                人口比重(%)   64.9   17.2   7.7   8.9   1.4
              面积数量(万KM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面积比重(%)   15.0   10.2   16.9   25.0   32.9
              人口密度(人/KM2   507.6   199.9   53.2   41.8   5.0
              (1)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为某地环境最大的人口容量   B、人口数量应低于合理容量值
              C、可随生产力发展而无限扩大   D、等同于该地区的环境承载力
              (2)据材料二、材料三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是    
              (3)西藏贫困发生率高达10%一20%,但贫困人口总数却较少,其原因是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 9. 读下图,并回答1—3题。

              1、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2、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3、一些发达国家人口的“钟摆式”移动的形成原因是
                  ①城市环境的恶化 ②市区内地价上涨 ③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 ④生产力发展速度快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