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图2“漫画——失衡的天平”,完成2~3题。

              图2
              2.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人口    
              B.环境 
              C.技术
              D.资源3. 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使用清洁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④实行计划生育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2. 环境承载力通常
              A.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B.受人口合理容量制约
              C.小于人口合理容量       
              D.趋同于人口合理容量
            • 3. 中国科学院发布报告,主张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这主要反映出环境人口容量的(  )
              A.临界性
              B.相对性
              C.警戒性
              D.均衡性
            • 4.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
              C.人口的文化水平     
              D.人口生活消费水平
            • 5. 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回答39~40题。

              39.没有生态赤字的省份是
              A.新疆      
              B.西藏      
              C.山西      
              D.河北40.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A.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    B.人口密度小 C.自然灾害少              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 6. 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是2007年生物承载力占全球比重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读图回答18--19题。

              18.对一个国家的生物承载力没有太大影响的是
              A.人口数量  
              B.气候条件   
              C.地形条件  
              D.国土面积19.下列有关各国生物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比重大,因为青藏高原的面积大 B. 巴西比重大,主要是因为国土面积大C. 印尼比重小,是因为国土面积小D. 印度比重小,主要是因为耕地面积小
            • 7.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24~25题。

              24.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25.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 8. 根据下表,回答9--12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
              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
              2000年~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
              0.35%
              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
              2300万人
              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增加
              604万人
              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
              3000万人
              2010年常住人口
              1961万人
               
              9.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C.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D.人口基数较大10.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A.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C.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11.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状况     B.生活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文化水平12.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所需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D.地域越开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 9.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29~30题。
              “环境负担”公式:EB=P+C-T
              P—人口(Population)
              C—消费程度(Consumpiton)
              T—创造财富的技术(Technologies)
              EB—环境负担(Environmental Burden)

              29、图中最能反映我国1957~2000年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
              A.耕地面积在减小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30、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提高创造财富技术水平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减轻环境负担的是(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C、推广良种,提高单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 10. 下列行为可能使人口容量下降的是(  )
              A.植树造林
              B.围湖垦田
              C.建立休渔制度
              D.退耕还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