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资源丰富程度和技术水平是影响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    (判断对错)
            • 2.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    (判断对错)
            • 3. (2013•青浦区一模)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迁移,都会引起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一系列变化.
              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    
              (2)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到印度的一半,请简述其原因,并说明人口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    
              (3)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试述其原因.    
              (4)美国陆地面积约937万km2,人口超过3亿,人口密度约33人/km2,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美国大约有
              1
              4
              的土地用于农业及城市、道路筹建设用地.美国人消耗了全球23%的能源、15%的肉类和28%的纸张,人均产生的垃圾和排放的二氧化碳分别是世界平均的2倍和5倍.美国人口超过3亿是否会对全球的资源与环境带来压力?综合考虑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谈谈你的看法.    
            • 4. 地的人口合理容量与该地资源数量及消费水平成正相关.    .(判断对错)
            • 5. 区域的资源承载力与区域的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判断对错)
            • 6. 中国科学院发布报告,主张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这主要反映出环境人口容量的(  )
              A.临界性
              B.相对性
              C.警戒性
              D.均衡性
            • 7. 图1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2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2等深线判断,甲地海底地形类型是    ,其成因是    .据图1、图2,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    ,F是    
              (2)当图1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划,画在答题卡的方框内).
              (3)图3是图1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图示意图.读图1、图3,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
              (4)图1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
              (5)图4是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图2、图4,填表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表见答题卡)

              (6)指出图2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 8. 下列行为可能使人口容量下降的是(  )
              A.植树造林
              B.围湖垦田
              C.建立休渔制度
              D.退耕还林
            • 9.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判断对错)
            • 10. 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如图),回答问题.
              (1)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    ;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    
              (2)a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    业、    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        等新能源.
              (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
              (4)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说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 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                
              (5)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
              (6)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