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时期(年)
              1985~1990
              1990~2000
              2000~2011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6. 49
              5. 72
              6. 22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3. 77
              4. 28
              3. 79
              28.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
              29.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30.城市用地与城市人口的变化导致的结果可能是(   )
              ①促进城郊农业的发展     ②出现逆城市化     ③大城市周围出现卫星城
              ④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⑤城市交通拥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 2.

              如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2分)

              (2)M、P、Q中_____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1分)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 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3分)

               

            • 3.

              【城乡规划】(10分)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城市位置和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该城市的布局形式是                             。中心医院的主要区位条件

                                                                                      

              (2)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应将石化、化肥等重污染工厂搬迁到 A 、B、C、D 区域中的        区。在 C 区,街道多呈东西—西北走向,其最有可能考虑的因素是        

              ①节约用地后投资费用        ②合理布局城市主干道,方便出行

              ③平行于夏季风主导风向      ④适应当地地形地势     

              (3)分析该市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优势。

               

            • 4. 【城乡规划】(10分)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城市位置和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该城市的布局形式是                            。中心医院的主要区位条件
                                                                                      
              (2)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应将石化、化肥等重污染工厂搬迁到 A 、B、C、D 区域中的        区。在 C 区,街道多呈东西—西北走向,其最有可能考虑的因素是        
              ①节约用地后投资费用       ②合理布局城市主干道,方便出行
              ③平行于夏季风主导风向      ④适应当地地形地势     
              (3)分析该市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优势。
            • 5.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下图,图甲为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图乙为两城市人口变化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图甲                                       图乙
              (1)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         、        。一k*s#5^u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乙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是                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 6. 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分析回答:((每空1分,共9分)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1950
              7.34
              29.2
              4.47
              53.8
              2.87
              17.0
              1960
              10.32
              34.2
              5.71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
              17.04
              39.6
              7.98
              70.2
              9.66
              29.2
              1990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
              2010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1)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_%,从1980年—2010年,将上升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了____%,从1980年—2010年,将上升____ %.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城市人口数看,在____________年代内,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____________,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材材料,回答下列问型(14分)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冶(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图17 是2011 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18 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 分)
              (2)与苏中、苏市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       。(三分)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    。(3 分)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       ,主要体现在        。(3 分)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       苏中地区       苏北地区       (3 分)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 8. 读下表(单位:亿人),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  共10分)
              (1)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
              (2)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的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称为    
              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
              任答2点得分)。
              年份
              发达国家人口
              发展中国家人口
              城市
              农村
              城市
              农村
              1920
              1.1
              5.6
              0.8
              10.7
              1940
              3.6
              4.8
              1.56
              13.6
              1960
              4.8
              6.1
              3.6
              15.6
              1980
              7.9
              4.4
              6.2
              25.9
              2000
              11.1
              4.4
              20
              24.4
               
               
            • 9.

              【城乡规划】读我国西南地区某一中等城市示意图(图19),完成下列问题(10分)

              (l)该城市的形态属于                       。(l分)

              (2)大型批发市场选择在甲处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若建造高档住宅区,宜建在甲、乙、丙三处中的           ,理由是                                

                                                                                      。(3分)

              (4)对老城区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该如何保护?                                                    

                                                                                                               

                                                                                           。( 4 分)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美国城市发展始于1609年的欧洲移民,由于地缘因素以及自然优势,早期城市主要是港口城市,集中于美国东海岸,如纽约(1625)、波士顿(1630)、查尔斯顿(1680)、费城(1682)。城市化则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促使城市手工作坊转变为工厂,城市由原来的商品集散地转变为工业生产集中地,非农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并最终超过农业人口,这是初步的城市化。

              资料二

              (1)据美国城市化进程表,绘出城市人口比例1690—1990年间的变化曲线。

              (2)若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以上看作城市化的开始,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0%以上看作初步城市化的完成,那么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说出美国1820~1920城市化的特征。

              (3)据“美国城区、郊区人口、就业岗位比例变化表”,分析1950——1980年美国城市化对城区和郊区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