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口迁移缓解了迁入地的人地矛盾,促进了迁入地的经济发展.    (判断对错).
            • 2. 阅读不同年份我国人口资料,完成问题.
              年份人口总数(万人)城镇人口数量(万人)老年人口比重自然增长率
              2001127627480647.1%0.695%
              2002129227523767.5%0.601%
              2003130756562127.7%0.589%
              2004132802606678.3%0.508%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出2001到200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老年人口比重的折线图.
              (2)由表中数据可知,我国的人口增长已进人    模式,其特点是            
              (3)由表中数据可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4)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 3. (2014春•济宁期末)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2011年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人口总增长率为5.292%.
              材料二  2011年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材料三 2011年初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1)据材料一说明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2)据图说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说明将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会产生问题.
            • 4. 如图是影响人口迁移诸因素的知识体系结构框图,据此回答问题:

              (1)填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A    ,B    
              (2)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经济   D.政策和矿产资源
              (3)美国很多老人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是因为    
              A.淡水   B.土壤   C.政策   D.气候
              (4)深圳、珠海在20世纪80年代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主要原因是    
            • 5.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2,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省区排名

              省(市)四川湖南安徽江西河南贵州
              占总量比重(%)16.110.610.68.68.36.1

              省(市)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
              占总量比重(%)35.58.97.25.65.65.6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
              (2)据表2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
              (3)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发展的有益影响分别有哪些?
            • 6. 图7表示“我国某省2009年各类人口数量构成图”。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劳动力不足                   
              B.自然出生率过高
              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
              D.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图7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东部与中、西部关系图

              材料2:据《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2月9日报道:春节长假结束后各类企业陆续开工,中、西部与东部争抢民工的现象在各地拉开战幕,“民工荒”再次引起了各方关注.
              材料3:劳动力争夺折射出的是中国近年经济格局的变化:2011年1月仁宝集团成都生产基地开工;2月台湾纬创集团成都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富士康宣布投资30亿美元在成都建设生产基地…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加速西进.此外,开发农村及西部市场、加大在西部的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1)如果a、b箭头表示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互补,则a包含的内容有:            等,b包含的内容有        等.
              (2)试分析中、西部在与东部的“民工”争夺战中的优势.
              (3)“用工难”反映了东部地区原有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请结合材料提出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 8. 2006年夏季,重庆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为挽回旱灾的部分经济损失,重庆市政府组织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事实上,以前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读图回答问题.

              (1)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是什么?其针对这一不利条件在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
              (2)试分析重庆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的社会经济原因?
              (3)重庆某乡镇的小明先去成都与表哥汇合,再去南疆摘棉花,如何走最近?请你帮他选择经过的主要铁路线.
            • 9.

              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比重下降了4.89%,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1.3亿。因此,解决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的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
            • 10.

              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

              A.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严重
              B.大多数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问题
              C.大多数国家面临着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D.大多数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