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以    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 2. 到2010年,我国人口已达    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因此,    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下表).
               等级 小城市 中等城市 大城市 特大城市 超大城市
               人口(万人)<20 20-50 50-100 100-300 300-500 500-1000≥1000
              材料二  下图为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

              (1)按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分为        档,其中特大城市有    个.
              (2)苏州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由于        
              (3)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是    ,高地价带的城市主要沿        分布.对苏州和南通地价影响最大的城市是    
              (4)影响江苏省内各城市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地价差异对低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对高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 4. 人口迁移缓解了迁入地的人地矛盾,促进了迁入地的经济发展.    (判断对错).
            • 5. 阅读不同年份我国人口资料,完成问题.
              年份人口总数(万人)城镇人口数量(万人)老年人口比重自然增长率
              2001127627480647.1%0.695%
              2002129227523767.5%0.601%
              2003130756562127.7%0.589%
              2004132802606678.3%0.508%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出2001到200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老年人口比重的折线图.
              (2)由表中数据可知,我国的人口增长已进人    模式,其特点是            
              (3)由表中数据可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4)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 6. (2013秋•陈仓区校级月考)读图,回答问题
              (1)若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填写图中序号),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    (填写图中序号),这种迁移是以人口迁移的    为标准来划分的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3)若A、B代表城市,C代表农村,那么图中表示由农村到城市人口迁移的是    (填写图中序号),这种迁移是以人口迁移的    为标准来划分的.
              (4)由农村到城市人口迁移是    国家历史上和    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表现.
            • 7. (2013秋•宝山区校级月考)(1)读“2010、2000年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分布与排名”图,按外来人口来源地来分,排名前三位的省份由2000年的    ,转变为2010年的    ,试解释发生此变化的理由:    
              (2)从前些年熙熙攘攘的“民工潮”,到近几年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劳动力市场的用工纷纷告急,呼喊“民工荒”,凸显民工对城市不可或缺的作用.试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给城市带来的积极影响:    
              (3)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区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    
            • 8. 读图:“江苏省近十年产业转移与人口迁移方向(图1)和江苏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江苏的苏南、苏中、苏北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试对A、B两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比较,填写下表.
              地区A地区B地区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农田类型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    
              (2)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共同发展,江苏省政府积极推动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产业转移对苏中、苏北地区的影响是    
            • 9. 交通通信发展相对扩大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东部与中、西部关系图

              材料2:据《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2月9日报道:春节长假结束后各类企业陆续开工,中、西部与东部争抢民工的现象在各地拉开战幕,“民工荒”再次引起了各方关注.
              材料3:劳动力争夺折射出的是中国近年经济格局的变化:2011年1月仁宝集团成都生产基地开工;2月台湾纬创集团成都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富士康宣布投资30亿美元在成都建设生产基地…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加速西进.此外,开发农村及西部市场、加大在西部的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1)如果a、b箭头表示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互补,则a包含的内容有:            等,b包含的内容有        等.
              (2)试分析中、西部在与东部的“民工”争夺战中的优势.
              (3)“用工难”反映了东部地区原有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请结合材料提出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