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09年我国玉米种植户经历了严重低价难卖之痛。读“我国玉米主要分布地区(阴影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3.影响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机械化水平    
              B.市场需求       
              C.热量条件      
              D.国家政策14.为了改变玉米低价难卖之局,玉米主产区应采取的合理对策是A.不断提高农民粮食补贴             B.发展养殖业和玉米加工业C.大量减少玉米播种面积             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我国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并大量外销。苹果树要求冬无严寒,生长期一般为每年的4月-10月。B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但A地苹果有较高的含水量,口感更清脆。
              (1)与B地相比,简析A地发展苹果种植业的社会经济条件。(4分)
              (2)从环境角度指出在B省大力种植苹果林给河流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3)说明依托苹果发展浓缩苹果汁产业对A、B两地所在省份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优质葡萄对产地的要求较高:微酸或微碱性沙砾质土壤,气候温暖,光照时间长。生长初期的冬、春季雨水多,而成熟期时需干旱少雨。
              材料二:全球主要优质酿酒葡萄产区示意图(图16)。

              材料三:2012年世界前四位及中国葡萄酒产量(图17)。

              (1)图16中除中国外,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区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变化,北半球的葡萄产区范围呈现向               发展的趋势。(3分)
              (2)材料三显示,         洲优质葡萄酒产量高居全球,试分析其原因。(5分)
              (3)图16中的A处为法国著名的普罗望斯葡萄庄园区,B处位于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葡萄种植区。与A处相比,B处出产优质食用葡萄“提子”,其有利条件是            (2分)
              (4)为将吐鲁番盆地的“葡萄经济”发展得更好,请为当地居民提供建设性意见。(4分)
            • 4. 巴西是多种金属产品和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蔗糖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2014年年初以来,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下跌约23%,原油价格下跌超过30%,铁矿石价格更是跌去了四成。2014年前三个季度巴西经济陷入几近停滞的状态。读巴西区域简图,回答1~3题。

              1.关于巴西甘蔗种植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平原地形为主,种植面积广阔
              B.河网密布,农业灌溉水源充足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廉价2.巴西将本国一半以上的甘蔗用于生产乙醇汽油,不是因为A.原材料丰富  B.石油资源短缺C.环境保护的需要D.国际市场需求量大3.针对目前面临的困境,巴西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为A. 减少大宗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B. 增加矿产资源开采量和出口量,提高矿石产品的外运能力C. 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使重化工业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D. 经济结构应向初级产品部门倾斜,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 5. 右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甜菜23.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
            • 6.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④           
              D.③与④
            • 7.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下图及表回答5-6题。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7°N~45°N
              42°N~46°N
              地势
              平原台地
              平原台地
              土壤有机质
              3%~6%
              2%
              无霜期(d)
              160~200
              130~145
              降雨量(mm)
              500~700
              450~650
              玉米面积比重
              50%
              50%~60%
              玉米单产(kg/hm2)
              7500
              6750
              5.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6.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 8. 读“世界某农作物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

              8.该农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棉花 9.该作物在西半球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  种植园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 9. 下图是加勒比海西岸的中关地峡某山地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据图完成3-5题。

              3.该山地所在地区盛产
              A.苹果         
              B.小麦            
              C.香蕉         
              D.甜菜 4.该山地所在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雪崩          B.沙尘暴           C.地震          D.洪涝 5.对该山地自然带东高西低分布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是 A.光照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坡度的差异                         D.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
            • 10. 读世界某农作物分布及利用的生产关系图,完成10—11题。

              10.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A.玉米            B.柑橘            C.小麦            D.葡萄
              11.影响与该农作物有关的产业布局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能源      B.原料、市场      C.劳动力、环境    D.技术、环境
            0/40

            进入组卷